• 31
    2024-12
    【本站讯】12月30日,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举办年度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党委书记许玲玲、院长于国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2024年度退休教师、全院教职工130余人参加,仪式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 戴淑妮介绍了本年度退休教师的基本情况,许玲玲、于国栋代表学院为黄英、修德健、杨倩等本年度退休教师颁发荣休纪念品,青年教师代表向敬献鲜花。许玲玲、于国栋对各位老师多年教师生涯为学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荣休教师们几十载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欢迎老师们继续发挥余热,“离岗不离心、常回家看看”,继续支持学院发展,指导年轻教师成长,祝福老师们退休生活顺心如愿。修德健作为荣休教师代表发言,他回忆起三十年来与学校、学院一同发展,与师生一起奋斗的美好点滴,表达了对学校、学院发展的深切祝福。姜柳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对各位老教师给予后辈的关爱、指导表示感谢。退休老师们从青丝到白发,年复一年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于平凡之处见伟大。荣休仪式,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肯定,一种温暖,是长期以来外语人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外语人将以荣休教师为榜样,为学校、学院发展不断贡献力量。通讯员:梁泰铭审定:孙丽
  • 31
    2024-12
    【本站讯】12月18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应邀做客海大人文讲坛,为师生们带来“以‘中国故事’为方法的世界文学研究”专题讲座。讲座聚焦“中国故事”对世界文学的介入式研究,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的知识考古和谱系实证研究,寻找可以突破西方范式的可能性,归纳“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方法论,探索具有世界性的中国故事话语机制和知识生产机制。本次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德语系副主任孙丽丽老师主持,吸引了多语种、多院系师生的热情参与,共同探讨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讲座伊始,张帆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文学”概念的历史演变及“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与外延。她表示,“中国故事”生成于中国历史语境,携带中国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精神主体性和创生性。“中国故事”作为叙事蓝本被世界文学征引阐释、翻译改编而变异流传,兼具经典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故事”的方法化,不仅可以凸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立场,抉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可通约性,而且也可能打破一贯以欧洲为中心建立的世界知识体系,推动“中国故事”从边缘走向中心。讲座过程中,张帆教授先后结合《聊斋志异》《赵氏孤
  • 31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29日下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第十次学术沙龙顺利举办,沙龙主题为“国家翻译研究新进展”。本次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高玉霞博士主持。博士生周忠良汇报题目为“国家译:清前中期满族统治者政权合法性构建的战略途径”,对国家翻译、国家认同等核心概念进行描述界定,综述国家翻译和国家翻译认同研究,构建国家翻译“中国”认同保障机制。博士生李佳悦汇报题目为“‘翻译国家’初探”,从现象、策略、机制层面对翻译国家进行描述界定,并提出在机制层面国家具有本体、主体、客体三重角色,本体、主体、客体具有互动调整和重塑关系,形成循环机制。博士生张娇汇报题目为“近代中国海防翻译史研究”,从翻译动机、翻译过程、区别性特征、影响与作用等方面对鸦片战争时期、中法战争时期以及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海防翻译史进行梳理。博士生刘梦杰汇报题目为“萃译多维研究”,论证了“萃译”的理论依据,从“萃译之辩”“萃译之形”“萃译之用”等角度进行理论探索。博士生焦琳汇报题目为“近代中国地缘政治事件中的口译员研究”,从国家翻译学、历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角度构建口译员行为多维揭示框架。任东升教授对上述研究汇报做了细
  • 23
    2024-12
    本站讯12月23日上午,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绿春县红十字会药品捐赠仪式在外国语学院举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海制药)总裁、学院1992级英语专业校友刘红梅,副董事长阎立畏、行政经理韩磊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学院办公室主任孙丽萍主持。许玲玲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县的工作情况,对黄海制药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她表示定点帮扶工作是重大政治任务,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措施,黄海制药作为历史悠久的百强药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心系教育事业、心系社会福利工作,捐赠伲福达、麦特美等一批名优药品,让绿春患者能够“吃上好药”缓解病痛。她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发展情况,期待校企双方以此次为契机,激发开放合作新动能,推动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为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刘红梅简要介绍了黄海制药在医药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优势。她表示,此次捐赠是企业对中国海洋大学及绿春县建设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也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期待未来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方面与学校及绿春县开展全方
  • 20
    2024-12
    【本站讯】为全面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外语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有关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外国语学院组织了2024年度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工作。经教师申请、专家评审等流程,共评选出6个优秀案例。12月1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办了2024年度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颁奖仪式。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出席颁奖仪式,副院长王遥主持活动。2024年度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颁奖仪式合影许玲玲书记首先对获奖的老师表示祝贺,并带领老师们一同回顾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她强调,外语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随后,许玲玲书记为2024年度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获奖老师颁奖。王遥为与会老师介绍了国家级、省部级、机构性的课程思政比赛或项目,并鼓励老师继续完善案例,争取在更高级别的比赛上获得荣誉。外语课程思政中心主任、副主任和
  • 18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12日至15日,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应邀率团访问韩国高丽大学,深化两校在教育科研领域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12月13日上午,代表团首先访问了高丽大学政经学院。在会谈中,双方回顾了两校自朝鲜语“2+2”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落地以来的合作历程,就明年首批项目学生抵达韩国后的具体培养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于国栋表示,该项目是外国语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尝试,具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外国语学院构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意义重大。高丽大学政经学院院长具桥俊表示,愿意继续携手努力,努力把朝鲜语“2+2”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打造成为两校合作的典范。图一:代表团与高丽大学政经学院会谈 同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到访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参观了研究院的珍贵藏品和研究成果。双方学者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了未来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12月14日,代表团访问了高丽大学人文学院。双方回顾了学术交流协议的实施情况,对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认可和肯定,对进一步加强教师互访、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作了深入讨论
  • 18
    2024-12
    【本站讯】12月17日,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Dominik教授一行访问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刘泰、副院长陈颖教授、英语系副主任郎玥等参加会谈,会谈由陈颖主持。会上,Dominik教授介绍了伍斯特学院的基本情况、与中国高校合作的悠久历史,重点介绍了学生交流项目情况,表示希望与中国海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暑期学校、教师互访等交流合作。陈颖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对外合作交流历史,表示外国语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希望以学生交流为契机,逐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刘泰介绍了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情况,表示学校支持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支持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促进学生国际流动。会上,双方就建立合作关系达成意向。会前,院长于国栋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奕彤等会见了代表团一行。通讯员:梁泰铭审定:陈颖
  • 16
    2024-12
    【本站讯】2024年8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译学泰斗方梦之先生主编的《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创生的“国家翻译实践”“国家翻译学”“翻译制度化”“制度化翻译”“萃译”等5个核心术语被收录,而且“国家翻译学”被列为是21世纪初期我国译学研究具有代表性的6种学说之一。这标志着自2012年以来任东升教授、高玉霞博士等指向“国家翻译学”学科内涵和理论建构的努力得到译学界认可。 作为黄忠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成果之一,《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秉持“一字一句,当思作者心力;一词一条,恒念作者创造”的精神,对初版条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润色修改,并及时吸纳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创新成果,新增条目900条,其中国人的原创成果是重点收录对象。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任东升教授是第二版的主要修订人员之一。通讯员:高玉霞审定:任东升
  • 15
    2024-12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新征程新使命,12月14日至15日,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带队赴临沂开展“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党性教育活动,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骨干等19人参加学习活动。 12月14日,师生一行先后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参观学习。全体师生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参观学习孟良崮战役文献实物、图片、革命影像等资料,了解战役经过、烈士事迹以及全民支前的历史,真切感受革命先烈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师生深入学习大青山突围战中的英雄历史和战斗中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事迹,深刻体悟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结束之后,党员们来到英烈亭前,面对鲜红的党旗,共同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宣誓,表达了大家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以及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12月15日,师生先后到竹泉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参观学习。在风景秀美的竹泉村,师生深入了解从基础设施到生态保护、从乡村旅游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