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2024-10
  • 15
    2025-04
    【本站讯】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暨第一次集体学习在学院217会议室举办。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开班式并讲话,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开班式和集体学习。许玲玲介绍了读书班的具体安排。她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持续深化认识本次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开展好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她强调,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学习教育破解难题,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集体学习阶段,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深入学习了《中国海洋大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逐条解读文件精神,并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明确具体工作要求,确保各项规定见行见效。通讯员:高扬审定:戴淑妮
  • 14
    2025-04
    【本站讯】4月10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代表参加中国海洋大学首届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班开班仪式。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教务处处长丁黎黎主持。刘勇指出,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班是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学员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何昌垂副总干事结合全球治理面临的复杂挑战,寄语青年勇担时代责任,积极投身全球治理实践。在随后的主题讲座环节,何昌垂副总干事分享了其在联合国25年的工作经历,深入解读全球治理格局变化与青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内在关系,现场气氛庄重热烈、思想碰撞精彩纷呈。 参加开班仪式的学生反响热烈。202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秦雅楠表示: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在海洋强国战略和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外语能力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连接世界的桥梁,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员,我们应当以海大为平台,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积极参与到海洋事业与全球治理中,为国家的海洋战略与国际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2022级法语专业刘士钰表示:
  • 14
    2025-04
    【本站讯】2025年4月12日上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屈文生应邀主讲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讲坛,以《“英国”何以成为问题:基于中英〈烟台条约〉的概念翻译史考察》为题,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讲座在外国语学院N314举行,由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任东升教授主持,徐德荣教授、贺爱军教授、高玉霞博士、孙迎宾博士等教师和翻译学方向硕博研究生参加讲座。屈文生教授以“翻译是历史事件的一部分,甚至是历史事件本身”为切入点,聚焦中英《烟台条约》中“英国”“会同”等核心概念的翻译。他通过对比条约中英文本,揭示英国驻华公使魏妥玛在权力博弈下对文本的“操纵”,导致概念内涵的偏移与重构。屈教授指出,《烟台条约》的翻译问题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署的《天津条约》的修补与延续。魏妥玛坚持通过订立条约的方式修正他在《天津条约》中所造成的翻译错误,进一步为英国攫取在华利益、侵犯中国司法权与行政权提供合法性保障。屈教授强调,翻译是殖民活动的工具,同时也是反抗殖民的重要手段,译者的选择既受制于时代政治语境,也反向塑造了条约的法律效力,这一动态过程需置于全球史视野中考察。
  • 14
    2025-04
    【本站讯】2025年4月11日下午,南开大学胡翠娥教授应邀主讲中国海洋大学百川讲坛,以《梭罗的四书翻译及其对儒家思想的个人主义阅读与诠释》为题,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讲座在外国语学院N314举行,由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任东升教授主持,高玉霞博士、孙迎宾博士等教师和翻译学方向硕博研究生参加讲座。 胡翠娥教授以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四书》引文入手,围绕“引文从何而来”“为何不参考已有译本”“儒家思想对梭罗思想的影响”“梭罗对儒家思想的个人主义阅读”等问题进行讲述。梭罗在著作中引用了“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等体现儒家思想的句子,胡教授详细对比分析了《瓦尔登湖》中的英文引文、梭罗翻译《四书》中的译文,以及马士曼、柯大卫、鲍埃尔等传教士译者的译文。不同于传教士带有极其浓厚宗教主义色彩与对儒家思想误读的译文,梭罗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个人主义的阅读与互诠,体现出西方个人主义与儒家个人主义的呼应与交流。 问答环节,胡翠娥教授就典籍翻译、儒家个人主义的方向性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亲切深入的交流,讲座圆满落幕。通讯员:焦琳审定:任东升
  • 14
    2025-04
    【本站讯】2025年4月12日,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相关领导来学院调研交流。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副院长陈士法、陈颖等参加座谈。许玲玲对两所兄弟院校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年发展情况,特别是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情况、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师资团队、科学研究等。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艳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陈姝介绍了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相关情况。会上,与会代表就党建与学生工作、学科发展、外语专业改革、科研团队建设与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表示下一步将增进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新挑战。会前,来访嘉宾参观了学院文化墙,了解了学院发展历史和情况。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日语系负责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负责人,学院英语系、日语系等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会谈。 通讯员:院办审定:陈颖
  • 14
    2025-04
    【本站讯】2025年4月11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百川讲坛第447讲暨翻译地理学创新研究团队学术沙龙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学术讲座邀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陈科芳教授担任主讲,之后团队成员汇报近期研究成果。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的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陈科芳教授作题为“智能技术驱动下的翻译教育创新”专题讲座,讲座从翻译教育面临人工智能巨大挑战的时代背景谈起,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故事英译数字人文传播平台建设》的研究成果,系统构建起“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翻译教育三维模型。之后陈教授通过英文报纸的翻译审校、景区公示语标识的翻译等案例,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指明应对之策。讲座中,陈教授尤其强调翻译教育中的学习者批判思维培养和伦理框架建构。她引导与会者深入思考翻译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路径、技术依赖的双面性、前瞻性技术的影响、AI教育与翻译教育的去人文化争议、机器翻译的伦理审查、智能技术在伦理审查中的角色等核心议题,为智能时代的翻译教育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专题汇报:跨学科翻译研究探索本次
  • 09
    2025-04
    【本站讯】2025年4月9日,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芹一行到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副院长陈士法会见来访客人并座谈。于国栋对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到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发展情况,包括学科建设、师资团队、科学研究等相关情况。刘芹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双方就学科团队搭建、专业培养方案优化和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学院英语系、大学外语教学部等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会谈。 通讯员:梁泰铭审定:陈颖
  • 07
    2025-04
    【本站讯】4月3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与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团建联建签约仪式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成功举行。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松,团委副书记冯倩,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团委书记李筱等出席本次仪式。仪式由戴淑妮主持。戴淑妮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平台,拓宽学生实习实践和志愿服务渠道,赋能双方青年,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魏松表示,青岛地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提升乘客服务质量,全力保障大型赛事和节庆活动的顺利进行,希望继续展现负责任企业担当,与高校协力为青岛城市品牌打造和形象树立贡献青年力量。会上,双方探讨了未来合作愿景,签署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委员会团建联建协议书》,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校企合作,促进青年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校外语人才能力提升。未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与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