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2024-10
  • 01
    2025-09
    【本站讯】8月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在学院N511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党委副书记、院长于国栋,副院长陈士法,副院长陈颖,副院长王遥出席。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代表学院对180名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与祝贺。她大家介绍了海大百年的辉煌历史和外国语学院的深厚底蕴,并代表学院党委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外语人才;第二,希望同学们深耕专业,努力成为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第三,希望同学们修身立德,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靠谱青年。许玲玲勉励同学们在新的学术征途上,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注重品德修养,努力成长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品格的新时代研究生。全院教职员工将全力支持新生们的成长,坚信同学们能够不负众望,早日成才!在校生代表王子涵同学在发言中回顾了从硕士到博士阶段的学术成长过程,鼓励同学们要从语言学习者转变为思想探索者。2025级新生代表焦辰同学表达了对学院与师长的诚挚感谢,同时表达了珍惜在海大的学习时光,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的决
  • 29
    2025-08
    【本站讯】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第十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同济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共同承办。大会以“面向社会变化的语用学创新研究”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语用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交流研讨。学院会话分析研究团队在负责人于国栋教授带领下,积极参与大会各项议程,集中展示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团队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为推进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会话分析的学术力量。本届会议共邀请11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主旨发言,共设有24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语用学中的经典话题与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学院于国栋教授受邀于24日上午作大会主旨发言,题目为“Lexical Format, Reflexive Construction of Apologizeable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AI’s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道歉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及其对人工智能互动能力研
  • 19
    2025-07
    【本站讯】2025年6月29日至7月3日,第13届国际语料库语言学大会(CL2025)在英国伯明翰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阿斯顿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的语料库语言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规模宏大,会议成果丰硕。本届大会的主旨演讲围绕语料库语言学与当代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创新方向展开,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兰卡斯特大学Gavin Brookes教授在题为“Putting corpora in context”的主旨演讲中,系统梳理了“语境”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多重定义及复杂性,批判性反思了“语料方法无法揭示语境”的传统观点,呼吁通过更严谨的研究叙述来深化语境分析。北亚利桑那大学Elizabeth Hanks的主旨报告“Sampling America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 exploration of corpus representativeness”探讨了会话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代表性评估方法,为今后语料库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有力参考。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教授在“St
  • 19
    2025-07
    【本站讯】2025年7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专门协会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精协)主席赵新玲、副秘书长冯新在山东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秘书长匡军荣陪同下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围绕言语研究服务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入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学院于国栋院长、陈士法副院长、张树筠副教授和刘川菡博士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刘川菡主持。赵新玲首先介绍了中国精协的组织架构与服务内容,全面阐述了协会作为全国性组织在服务精神残疾人群体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全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属的服务者、代表者、领导者,她深入阐述了这一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迫切需求,尤其是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真实境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于国栋介绍了学院会话分析研究团队的前期工作以及语言障碍人群言语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工作规划。会话分析团队在医患沟通领域已取得成果,相关研究在介入医生工作实践方面展现出良好潜力,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科研支撑。语言障碍人群言语研究与干预中心围绕言语互动规律研究、语言脑机制研究、言语优化干预三大领域制定发展蓝图,探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新路径。会话分析研究团队和语言障碍人群言语研究及干预中
  • 10
    2025-07
    【本站讯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7月2日至4日,外国语学院党委赴西柏坡等地开展“弘扬西柏坡精神 书写立德树人新篇”党性教育活动,学院教工党员代表近30人参加教育活动。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作动员讲话。她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学院党委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此次党性教育活动,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全体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深刻学习领悟“两个务必”的时代内涵,将学习西柏坡精神与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严守纪律规矩,涵养清风正气,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书写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篇章。开班仪式后,全体学员到西柏坡纪念馆广场瞻仰五大书记铜像,并重温入党誓词。在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和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全体学员学习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入体会西柏坡精神,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史进平为学员们进行了《西柏坡:立规矩的地方——从“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的启示》专
  • 01
    2025-07
    【本站讯】2025年6月20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程林教授应邀主讲中国海洋大学百川讲坛,以《东西方想象机器人的方式为何不同》为题,在外语楼N314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李锋教授主持,王凯、王丹妮、段亚男等师生参加讲座。讲座中,程林教授首先介绍了“机器人文化”的内涵,之后介绍了日本愿景式机器人文化与欧美焦虑型机器人文化的现象表征和两者间的跨文化对话,并探讨了二者差异的历史、文化、社会渊源。在此基础上,程教授结合中国科幻文艺与现实案例,提出中国可能形成折中、务实、积极并倡导人机和谐共存的第三种机器人文化。在提问环节,程林教授与现场师生就“恐惑谷”“恐怖谷”两个译名的优劣、机器人人文研究的理论视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次讲座开阔了外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讯员:王凯审定:杨帆
  • 30
    2025-06
    【本站讯】2025年6月20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翻译研究中的文本细读与理论思考”专题讲座在外国语学院N219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全功教授担任主讲人,外国语学院徐德荣教授主持讲座,任东升教授、贺爱军教授等外国语学院师生参加讲座。讲座中,冯教授就“翻译研究中如何进行文本细读与理论思考”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讲座伊始,冯教授指出“文本研究是文学翻译研究者的一种承诺”,着重强调了文本细读在翻译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他同时指出,选择值得细读的文本至关重要,并建议研究者们关注经典作品的翻译研究。随后,冯教授又以自身的《红楼梦》翻译研究为例,具体阐释了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本细读。此外,冯教授还分享了翻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他强调了“老话题出现新思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问题—批判—创新”的翻译研究思路。提问环节,冯教授就参会师生的问题,分享了“如何选定值得细读的翻译文本”的相关经验,并建议大家在细读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兴趣的记录下来,多次阅读并进行思考。讲座结束后,现场与冯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参会者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给予参会师生更为明确的
  • 25
    2025-06
    【本站讯】2025年6月20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云山杰出学者蓝红军教授应邀主讲中国海洋大学百川讲坛,以“翻译研究中的理论框架:类型与应用”为题,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徐德荣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冯全功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贺爱军教授等专家学者与外国语学院师生参加,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讲座中,蓝红军教授系统梳理了翻译研究中的理论框架、概念框架与分析框架,深入探讨如何根据研究问题选择、调整或整合理论。蓝教授强调,理论是学术规范性的重要支撑。蓝教授通过分析多个典型案例,展示了理论框架在不同类型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跨学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讨论环节中,蓝教授与海大外院师生围绕讲座内容展开热烈研讨,为翻译学师生提供了搭建理论框架的方法指导。参会者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阐释了理论框架的构建逻辑,也进一步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拓展了学术视野,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引。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积极邀请更多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提升学院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发展。通讯员:王宸菲审定: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