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2024-10
  • 16
    2025-09
    【本站讯】2025年4月25日至27日,首期中国海洋大学大数据与智能语言技术暑期学校在崂山校区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临沂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的6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依托山东省高校文科重点实验室——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实验室,内容涵盖“学术论文评议与咨询”“专家主旨讲座”和“网络科学与语言研究”工作坊三大板块,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热烈。4月26日,五场研究生“学术论文评议与咨询”汇报在外国语学院报告厅举行。刘羽丰、韩姣、邵蜜旺、刘欢和王邵馨五位研究生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题目涉及“分布语义学视阈下的双语概念表征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物体状态变化事件的心理模拟机制研究”、“二语句子理解中的预期机制研究”、“二语代词回指推理机制的眼动研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花园路径句的加工机制研究”等前沿课题。浙江大学杨静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范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朗教授、青岛大学卞建华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吴亚欣教授、吴炳章教授和李景娜教授等专家对每位同学的研究内容作了细致点评。相关咨询既关注理论背景的
  • 15
    2025-09
    【本站讯】为推动海洋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建设,2025年9月12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带队赴中国外文局翻译院调研交流。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朱颖等领导会见了于国栋一行,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于国栋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相关情况。他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MTI专业特色方向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海洋翻译领域的探索与积累,希望依托双方共建的海洋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海洋国际传播实践创新,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升中国海洋话语影响力贡献力量。随后,黄玉龙详细介绍了翻译院的发展定位、核心业务及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优势资源。黄玉龙重点阐释了“两域传播”理念(“领域传播”+“地域传播”),强调海洋翻译对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能够助力国际社会达成海洋共治共识;同时,高质量的海洋翻译也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重要载体,对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校学科特色发展、促进学生职业成长均具有深远意义。会上,朱颖副院长还就“四译工程” 进行了介绍,展示了翻译院在专业化、体系化翻译服务与国际传播实践中的经验
  • 09
    2025-09
    【本站讯】2025年9月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处李晓东处长一行到访中国海洋大学,专题调研青岛海外考试相关工作。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谢正侠、青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宋立峰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许玲玲主持。许玲玲对代表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情况和学院考试中心的整体建设情况。学院考试中心副主任郭璐宁、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雅思考试负责人步瑞波和青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雅思考点主任江水青分别就各自考点承接的海外考试类型、考试实施与考务管理、考点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作专题汇报。会上,各单位围绕各类海外考试的发展前景、机考化趋势以及考试安全规范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外国语学院考试中心相关考务负责人一同参加会议。通讯员:罗小姝审定:孙丽萍
  • 05
    2025-09
    【本站讯】9月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5级本科生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党委副书记、院长于国栋,副院长陈士法、王遥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许玲玲代表外国语学院对251名新生表示欢迎与祝贺。她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历史,学院的历史沿革与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并代表学院对新生提出三点期望:第一,希望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铸就蓝色梦想,努力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外语人才;第二,希望同学们锤炼过硬本领,拓展国际视野,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第三,希望同学们学会独立自律、合理规划学业,努力成为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优秀海之子。她勉励同学们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殷切嘱托,在中国海大外国语学院实现个人成长,努力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优秀外语人才,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海大学子的风采。在校本科生代表周玫含同学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阐述了外语学子“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的使命担当,鼓励新生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同时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实践,奔赴属于自己的蔚蓝征程。2025级新生代表
  • 01
    2025-09
    【本站讯】8月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在学院N511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党委副书记、院长于国栋,副院长陈士法,副院长陈颖,副院长王遥出席。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代表学院对180名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与祝贺。她大家介绍了海大百年的辉煌历史和外国语学院的深厚底蕴,并代表学院党委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外语人才;第二,希望同学们深耕专业,努力成为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第三,希望同学们修身立德,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靠谱青年。许玲玲勉励同学们在新的学术征途上,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注重品德修养,努力成长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品格的新时代研究生。全院教职员工将全力支持新生们的成长,坚信同学们能够不负众望,早日成才!在校生代表王子涵同学在发言中回顾了从硕士到博士阶段的学术成长过程,鼓励同学们要从语言学习者转变为思想探索者。2025级新生代表焦辰同学表达了对学院与师长的诚挚感谢,同时表达了珍惜在海大的学习时光,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的决
  • 29
    2025-08
    【本站讯】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第十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同济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同济大学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共同承办。大会以“面向社会变化的语用学创新研究”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语用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交流研讨。学院会话分析研究团队在负责人于国栋教授带领下,积极参与大会各项议程,集中展示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团队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为推进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会话分析的学术力量。本届会议共邀请11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主旨发言,共设有24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语用学中的经典话题与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学院于国栋教授受邀于24日上午作大会主旨发言,题目为“Lexical Format, Reflexive Construction of Apologizeable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AI’s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道歉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及其对人工智能互动能力研
  • 19
    2025-07
    【本站讯】2025年6月29日至7月3日,第13届国际语料库语言学大会(CL2025)在英国伯明翰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阿斯顿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的语料库语言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规模宏大,会议成果丰硕。本届大会的主旨演讲围绕语料库语言学与当代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创新方向展开,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兰卡斯特大学Gavin Brookes教授在题为“Putting corpora in context”的主旨演讲中,系统梳理了“语境”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多重定义及复杂性,批判性反思了“语料方法无法揭示语境”的传统观点,呼吁通过更严谨的研究叙述来深化语境分析。北亚利桑那大学Elizabeth Hanks的主旨报告“Sampling America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 exploration of corpus representativeness”探讨了会话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代表性评估方法,为今后语料库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有力参考。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教授在“St
  • 19
    2025-07
    【本站讯】2025年7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专门协会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精协)主席赵新玲、副秘书长冯新在山东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秘书长匡军荣陪同下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围绕言语研究服务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入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学院于国栋院长、陈士法副院长、张树筠副教授和刘川菡博士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刘川菡主持。赵新玲首先介绍了中国精协的组织架构与服务内容,全面阐述了协会作为全国性组织在服务精神残疾人群体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全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属的服务者、代表者、领导者,她深入阐述了这一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迫切需求,尤其是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真实境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于国栋介绍了学院会话分析研究团队的前期工作以及语言障碍人群言语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工作规划。会话分析团队在医患沟通领域已取得成果,相关研究在介入医生工作实践方面展现出良好潜力,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科研支撑。语言障碍人群言语研究与干预中心围绕言语互动规律研究、语言脑机制研究、言语优化干预三大领域制定发展蓝图,探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新路径。会话分析研究团队和语言障碍人群言语研究及干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