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者:梁泰铭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10


【本站讯】2025118日至9日,外国语学院2025级全体博士研究生赴山东荣成红色基地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118日上午,2025级博士研究生先后来到樱花湖畔与爱伦湾海洋牧场参观学习。在海洋牧场,大家近距离观察海参、扇贝等各类海洋生物的生态养殖环境,并通过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演示,详细了解了我国海洋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以及海洋强国战略在地方的生动实践。

参观爱伦湾海洋牧场

参观海洋生物养殖环境

当日下午,2025级博士研究生们来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认真学习“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同志的生平事迹与家国情怀。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郭永怀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激励大家在学术道路上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更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淬炼。郭永怀同志用一生践行了“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信念,他的事迹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博士研究生,需要有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的责任和担当。

参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119日,2025级博士研究生来到谷牧旧居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深入了解谷牧同志从早年求学、投身革命到参与国家建设的光辉一生。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谷牧旧居、谷牧传记馆、清廉家风馆三个展馆,深刻感受到谷牧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参观谷牧旧居

此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实地探访中体悟初心使命,在沉浸式学习中汇聚力量。大家一致表示,将以这次实践经历为新的起点,把所见所感、所思所悟转化为学术钻研与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精进专业本领,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长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外语人才,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外语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博士生感悟:

2025级博士班班长、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徐慧敏:走进郭永怀纪念馆,凝视着那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件件朴素的遗物,一个遥远而光辉的形象,穿越时空,清晰地站立在我面前。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纯粹。在美国,他已拥有世人艳羡的学术地位和优越生活,但当新中国发出召唤,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焚毁手稿、冲破阻挠回到深爱的土地,这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最让我受到震撼的是他生命最后的壮烈瞬间。在生与死的刹那,他本能守护着珍贵的科研数据。郭永怀先生的一生让我看到,生命终有尽头,但精神能与世长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或许不必经历那样的烽火与抉择,但“永怀精神”的内核 —— 爱国、奉献、求真、执着,依然是我们前行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2025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赵凯伦:走近山东荣成“国和一号”,民族的自豪感与青春的使命感在心中激荡。这部历时十余年,凝结七百余家参研单位攻关心血的国之重器,是数万国人坚守国家使命、勇攀创新高峰的见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先辈为榜样,在各自领域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将专业所学融入国家发展需要,为强国建设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5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圣娴说:郭永怀先生的事迹,每每读来都令人心潮澎湃。他毅然放弃海外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他炽热而坚定的爱国情怀、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不仅是老一辈科学家赤诚报国、艰苦奋斗的生动缩影,更是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不断前行的精神火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博士生,我们应当以郭永怀先生为楷模,传承他胸怀家国、矢志报国的崇高品格,在学术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在思想信念上站稳立场、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通讯员:张学鑫

审定:戴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