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25年6月29日至7月3日,第13届国际语料库语言学大会(CL2025)在英国伯明翰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阿斯顿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的语料库语言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规模宏大,会议成果丰硕。
本届大会的主旨演讲围绕语料库语言学与当代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创新方向展开,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兰卡斯特大学Gavin Brookes教授在题为“Putting corpora in context”的主旨演讲中,系统梳理了“语境”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多重定义及复杂性,批判性反思了“语料方法无法揭示语境”的传统观点,呼吁通过更严谨的研究叙述来深化语境分析。北亚利桑那大学Elizabeth Hanks的主旨报告“Sampling America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 exploration of corpus representativeness”探讨了会话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代表性评估方法,为今后语料库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有力参考。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教授在“Stochastic parrots meet corpus linguists: Understanding language in the age of AI”为题的主旨演讲中,剖析了大语言模型(LLMs)作为“随机鹦鹉”的争议本质,并提出了利用语料库方法理解和优化AI语言模型的新框架,为人机协作开辟了新方向。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团队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引发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杨连瑞教授和王智红副教授在论文“Lexical complexit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two genr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writing quality”报告中,基于纵向数据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词汇复杂度的发展及其与写作质量的关系,呼吁在教学和评估中采用动态、个性化的方法。刘颖颖副教授与本科生俸鑫洋的海报展示则创新性地探索了大语言模型在学术话语结构分析中的潜力,展示了LLMs在学术话语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经过五天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本届国际语料库语言学大会圆满落幕。中国海洋大学校文科重点团队“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团队”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和创新性的成果展示,展示了团队在二语写作发展、学术话语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团队成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开拓了研究视野,汲取了前沿理论和方法。此次参会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也为后续开展跨学科、跨文化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俸鑫洋 王智红
审定:杨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