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文讲堂:给那个社会祛魅——卡夫卡长篇小说《美国》顺利举办

发布者:梁泰铭发布时间:2024-10-30浏览次数:10


【本站讯】1021日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李昌珂应邀做客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讲堂,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聚焦德语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从文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剖析这部作品所隐含的深刻的社会批判。李教授指出,小说中的“美国”并非单纯的故事背景,而是卡夫卡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对象。他通过描绘主人公卡尔在美国的漂泊经历,为欧洲人心中的“美国梦”祛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本质。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德语系副主任孙丽丽主持。报告厅座无虚席,师生们热情高涨,气氛十分热烈。

讲座伊始,李教授表示,今年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而《美国》是其生前未完成的三部手稿之一。虽然卡夫卡从未亲身踏足美国,但他对该国的社会状况颇为关注,并表示要创作美国题材的小说。这部作品最终由其挚友马克斯·布罗德整理出版。相较于《城堡》和《审判》这两部长篇小说,《美国》在国内的讨论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侧重于从作家的个人困境或西方文化隐喻进行解读。但李教授强调,还有一个更大的维度笼罩着这部小说——社会。他认为卡夫卡是一位“社会型”作家,其笔下的《美国》是一部聚焦美国社会的小说,着眼于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的异化,而非单纯的自我内省。

李教授特别分析了小说的开篇章节《司炉》。通过主人公卡尔为司炉打抱不平、却最终失败的情节,卡夫卡尖锐地讽刺了美国社会的不公与腐败,所谓的公平只属于权势者。随着卡尔被舅舅收留、后因违抗舅舅的安排而被驱逐出家,他踏上了在美国的漂泊之路。这一情节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际异化,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压迫与扭曲。此后,卡尔在流浪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一登场的人物共同拼凑出美国社会的全景,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诸多问题:从人际关系的疏离,到社会生态的颓败,再到种族歧视、阶级压迫、资本压榨等等。李教授进一步指出,《美国》不同于传统流浪题材的成长小说,主人公卡尔在不断的流浪与安顿过程中并未实现真正的成长。他的旅程更像是一场社会的展示,卡夫卡通过卡尔的眼睛,有意驱使读者将目光聚焦于美国社会的病态现实,而非个体的心理成长。

在讲座的尾声,李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围绕卡夫卡“反英雄”的叙事手法及其现代主义特征、小说《美国》的现实投射与时代意义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此外,李教授还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在文学解读中更好地把握文本细节,以及外语学习的有效方法。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大家对卡夫卡作品的理解,激发了大家从多维度、多层次解读经典作家作品的兴趣,也引发了对资本主义批判与现代社会异化问题的深刻反思,为探讨文学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和启发。



通讯员:段亚男

审核:孙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