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暑期学校】第三讲 蔡新乐教授:孟子对中国译论的贡献初探

发布者:梁泰铭发布时间:2023-09-21浏览次数:313

  【本站讯】2023917日下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蔡新乐教授在外国语学院N511会议室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精彩学术讲座,题为“孟子对中国译论的贡献初探”。讲座由外国语学院任东升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等80余人参加。

蔡新乐教授分别从法云、理雅各、贺麟、朱纯深和罗宾逊等学者的著述中论证孟子对中国译论的贡献。蔡教授从法云对孟子论断的化用谈起,主张研读《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等经典,回归传统,从中发掘中国传统译论。通过“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记述,蔡教授提出本场讲座的一个主要观点:中国译论绝非始于汉末佛经翻译。蔡教授引用钱穆之言指出,离开“心”之一字,则《论语》不可解。这个“心”也正是支撑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中国经典的出发和目的。然而其区分主体客体的做法不甚严谨,蔡教授认为跨文化翻译需要训诂学方法,主张以东方话语审视传统文化外译。随后,蔡教授从贺麟的“哲学基础”,以及朱纯深笔下走向纯语言的孟子,窥见理想译者之象,指出翻译的哲学基础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罗宾逊通过借用生态翻译学与孟子的“四端”之论,以论其身心翻译学,他将“天人合一”译为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human force and the force beyond human control,实则区分了主体与客体,已与“天人合一”相背离。他试图突出“身心之合”,但却未注意到,“合”若无“心源”作为支撑,只能局限于一种直觉状态,不能说明译者之“所依”。蔡新乐教授最后点明,翻译的真谛在于“仁”,“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

在问答环节,师生与蔡新乐教授就讲座内容及相关话题展开了交流。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蔡新乐教授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首先都应为哲学,哲学基础才是理论建构的本源支撑。在讲座最后环节,高玉霞博士全面总结了讲座内容,对蔡新乐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该讲座令师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孟子对中国译论的贡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师生们从中获益良多。

通讯员:赵效雨

 摄影:冯麒畅

审定: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