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2020-09
    【本站讯】近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我院共有4位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年度立项数位居我校文科学院之首,创历史新高。其中,语言学获批3项,立项数位居人文社会学科首位。 近年来,在文科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组织工作,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推进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召开选题论证会进行反复论证,邀请外语学科权威专家对项目选题依据和论证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调动了学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效提升了课题申报质量。 立项信息如下:序号项目批准号课题名称项目类别所在学科申报人120BWW017日本近代反战文学研究(1894-1945)一般项目外国文学张小玲220BYY008汉英条件句的情境认知对比研究一般项目语言学吴炳章320BYY108我国大学生二语语用能力诊断性测评开发与效度研究一般项目语言学陈颖420BYY208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外国口音的理解加工研究一般项目语言学李景娜 通讯员:李景娜
  • 28
    2020-09
    【本站讯】9月26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讲坛第33讲暨“2020年外语学科发展大家坛”第4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做了题为“构式语法:理论与应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主持,吸引了400余名全国高校师生参与。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构式语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大背景下,文旭教授首先梳理了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构式的基本性质,并介绍了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然后,文旭教授系统阐释了构式语法在语言习得和翻译领域的应用。学习语言知识就是学习构式,学习语言必须基于语言使用,最好以样本构式为基础;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也能给翻译及翻译学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如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为构式,最佳的翻译应寻求源语与译语之间构式的对等,构式的变异性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等。在讲座过程中,文旭教授也简要提及了构式语法与汉语分析、语言教学、多模态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结合。讲座最后,文旭教授耐心解答了听众的提问,就词汇与语境、构式的跨语言普遍性、形式与意义的规约性等方面与参会者
  • 21
    2020-09
    【本站讯】9月19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翻学院院长李瑞林教授云端做客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年外语学科发展大家坛”系列讲座第三讲,做了题为“应用译学框架之实践理性批判”的专题讲座。讲座以腾讯会议辅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贺爱军教授、徐德荣教授参加了讨论。 李瑞林教授从应用翻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应用译学产生的学术前提,应用译学概念框架、四大理论范畴和五大理论来源。李瑞林教授在元反思和自反思、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提出应用译学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一、应用译学之于基础译学如何定位?二、应用译学的学术前提、一般特征及其固有结构为何?三、翻译教育、翻译技术、翻译批评以及翻译政策能否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译学?李教授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讲座最后,李瑞林教授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就翻译批评中的核心概念等相关问题做了回答。 本次讲座不仅对我院的翻译研究有所启发,也对翻译专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沟通平台。 通讯员:单颖慧 主办:外国语学院翻译团队
  • 19
    2020-09
    【本站讯】由中国翻译研究院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和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沙博理研究:回顾与前瞻”专题研讨会,于2020年9月17日下午在外国语学院217会议室成功举办。研讨会采取现场研讨和线上直播形式。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学校文科处副处长席静,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党委书记鞠红梅,副院长兼沙博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任东升教授,副院长滕梅教授,副院长陈士法教授,国际处翻译室主任徐德荣教授,英语系主任贺爱军教授及部分教师、硕博研究生参加现场会议。会议由贺爱军教授主持。 研讨会共设五个议程。首先,席静副处长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向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合作单位中国翻译研究院表示敬意,对黄友义先生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代表学校对基地取得的沙博理研究系列成果表示祝贺。她特别指出,2014年12月中国外文局成立“沙博理研究中心”并设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事实证明,此举是国家有关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合的示范。 黄友义先生在致辞中指出,沙博理研究能为国家的传播事业发挥更大作用。杨连瑞院长介
  • 12
    2020-09
    【本站讯】2020年9月11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讲坛2020年第26讲暨“2020年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第一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浙江大学许钧教授以“从翻译出发——关于翻译与翻译研究”为题,与学校师生展开深入浅出的分享与交流。许钧教授高屋建瓴,从翻译出发,讨论翻译的价值,令参会者深受启发。 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主持,杨院长简要介绍了讲座的开展背景,即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时期,如何应对外语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规划一流外语学科发展,从而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邀请许钧教授作为“大家谈”的开讲人对于促进学院学科建设及加深广大师生对于学科发展及个人使命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许钧教授结合切身的翻译经验与体会,从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从翻译出发”,发展翻译研究和外语学科的深刻思考。首先,“从翻译出发”,深刻认识到翻译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文化和作用于学术的重大价值,认识翻译的“无用之用”,认识译者和翻译学者的使命。第二,“从翻译出发”,实现自身提升,成为某领域或某一方面的专家。第三,“从翻译出发”,发现问题,深入探索,将翻译
  • 23
    2020-08
    【本站讯】2020年6-7月,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的2020年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国际论坛采用线上形式成功召开。本次国际论坛历时一个多月,邀请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二语研究项目部主任、SSCI期刊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主编Susan Gass教授,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老龄化与发展部主任David Balota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SSCI期刊System主编张军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研究生部主任陆小飞教授,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Naoko Taguchi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英语和哲学系副主任Brent Wolter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高级讲师Anna Siyanova博士等七位国际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金利民教授、徐锦芬教授、张文忠教授、蔡金亭教授、任伟教授、杨连瑞教授和陈士法教授主持并点评七场报告。本次论坛采用ZOOM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同步进行,与会代表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 本
  • 16
    2020-07
    【本站讯】7月6日晚上,二语习得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二语研究项目部主任、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主编、博士生导师Susan Gass教授做了题为“Conducting and Publishing Research”的线上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主持。讲座采用ZOOM会议平台,同时在bilibili视频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国内外8000余名参会者。 Susan Gass教授围绕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两个核心主题展开,包括期刊质量、期刊选择、投稿准备、审稿意见处理、论文修改等6个方面的内容。首先,Susan Gass教授指出,研究者在开始写作甚至设计研究之前要先选取意向期刊,充分了解期刊的类型及影响力,判断所写论文是否属于该期刊的收录范围,以及该期刊是否对以后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论文格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例如标题类型、语言使用、数据呈现方式等。 值得指出的是,Susan Gass 教授结合自身的审稿经验,介绍了国际知名的4种相关学术期刊(Language Lear
  • 14
    2020-07
    【本站讯】7月3日上午,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导师Naoko Taguchi 教授做了题为 “Teaching Pragmatics: Current Trends and Practice” 的线上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任伟教授主持。讲座采用ZOOM会议平台,并在bilibili视频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国内外参会者4400余名。 本次讲座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Taguchi教授通过一个对话实例简要说明了什么是语用学及其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随后,Taguchi教授引入二语语用学,并对比分析Kasper Dahl (1991)和Taguchi Roever (2017)对二语语用学的界定。分析结果显示,二语语用学研究呈现两大发展趋势。其一,研究焦点不仅仅是言语行为,还包括会话含义理解、幽默、讽刺、套语、话语标记语及互动能力等。其二,研究范围不仅限于语用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的使用及使用能力。 在讲座第二部分,Taguchi教授整合了不同学者对语用能力这一构念的阐释,认为语用能力涉及使用者对语言形式-语言功能-使用语
  • 13
    2020-07
    【本站讯】2020年7月3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2018级博士生开题论证会以线上形式进行。参加论证会的答辩委员会委员有: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锦芬教授、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张文忠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士法教授和指导导师杨连瑞教授。论证会分别由徐锦芬教授、张文忠教授和王立非教授担任三位博士生的答辩委员会主席,陈颖副教授和魏银霞博士担任答辩秘书。 会上,博士生徐亚妮、杨向梅和秦玉清分别对《中国二语课堂同伴互动思辨能力研究》《中国学者国际发表的源文借用能力研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语用标记语发展研究》进行了选题汇报,简要概述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和研究意义等。 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选题汇报,从论文题目、研究设计、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的修改意见和中肯的指导性建议,并围绕开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针对徐亚妮的开题汇报,与会专家认为论文题目未能凸显研究重点;徐锦芬教授还指出研究切入点可从思辨性话语看思辨能力,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