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2024-10
  • 16
    2025-05
    【本站讯】2025年5月14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王京平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德语专业四级(PGG)高效备考策略与语言能力提升路径”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在教学区6209教室举行,德语系2023级本科同学悉数参加。王京平教授结合多年从事命题研究与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德语专业四级(PGG)考试的备考策略。她强调,PGG考试是检验中国高校德语专业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化测试,其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后续专业学习及升学和职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王教授从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维度切入,详细解析了专业四级考试的命题逻辑,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备考指导和答题技巧。在讲座中,王京平教授鼓励同学们夯实语言基础、提升综合能力,积极应对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为未来的学术深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进一步加深了对PGG考试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信心。通讯员:王诗语、李泽余 审核:孙丽丽
  • 16
    2025-05
    【本站讯】2025年5月14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前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德语分会委员王京平教授应邀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师生带来题为“翻译硕士毕业实践报告撰写:问题聚焦与学术规范”的专题讲座,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指导教师参加学习交流。 讲座伊始,王京平教授围绕翻译硕士(MTI)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常见问题及改进路径进行了系统讲解。她首先明确区分了学术论文与翻译实践报告的本质差异,指出翻译实践报告应以翻译任务为中心,重在展现译者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强调过程性与实用性,而非机械套用翻译理论。 在分析当前学生报告撰写中的常见误区时,王教授指出,理论与案例分析脱节、案例分析角度单一、案例种类不均、引用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她强调,翻译实践报告必须紧扣翻译任务展开,案例分析应投入充分篇幅,具备代表性和针对性,避免随意改动原文,确保分析深度与学术规范并重。 在具体写作建议方面,王教授结合实例,分享了如何科学制定翻译策略、合理分配各部分篇幅、准确标注原文出处,并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围绕翻译任务展开系统的案例分析。她提醒同学们,不应先套用理论,而
  • 16
    2025-05
    【本站讯】5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语翼·领航”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二期培训在学院N511报告厅举行。本期培训聚焦国际视野拓展与新闻素养提升,邀请教务处、研究生院及新闻中心老师开展专题讲座,来自各年级学生骨干参加培训。教务处于诗雯老师以“国际胜任力提升计划”为主题,系统解读了学校本科生国际胜任力提升计划。她从国际胜任力进阶体系、主要国际组织岗位招聘趋势、国际组织人才核心素质要求等维度展开,结合选拔面试实务与海外工作案例,为学员构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立体认知体系。研究生院梅涛老师以“出国留学资助项目”为主线,详细解析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校际联合培养项目及地方政府资助项目三类支持体系。通过详细介绍项目背景、申请条件、资助标准以及不同项目的培养特色,帮助学员全面掌握公派出国深造的政策框架。特别就“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申请要点进行重点说明,强调学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衔接性。新闻中心冯文波编审以“传承海大精神,讲好海大故事”为题,从新闻采编专业视角切入,系统讲授新闻写作规范。在阐释特色鲜明的海大文化与回澜阁专栏建设的基础上,重点解析消息类与通讯类稿件的写作要领:一是强调采访提纲撰写要
  • 14
    2025-05
  • 14
    2025-05
  • 14
    2025-05
    【本站讯】2025年5月10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丽芬教授应邀主讲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讲坛,以《符号景观:多学科密码待你破译》为题,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本次讲座在外国语学院N107举行,由吴圣爱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相关方向老师及研究生参与。刘丽芬教授以中国海洋大学校门及校徽等照片为例,揭示了符号景观的具体内涵。从标志打卡点及公示语翻译的具体案例出发,刘丽芬向在座师生展示了多学科视角中的“超语实践”与“翻译学”的研究范式及研究路径,并强调了“从观察描写到分析解释”的论文写作思路。同时刘丽芬教授为在座师生指明了符号景观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互动答疑环节,刘丽芬教授针对符号景观的经济价值及语言经济学方向的发展态势等一系列问题给予了耐心解答和专业指导,讲座圆满结束。通讯员:赵建惠审 定:吴圣爱
  • 14
    2025-05
    【本站讯】2025年5月9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应邀主讲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讲坛,以《译学研究三重境界》为题,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本次讲座在外国语学院N314举行,由任东升教授主持,翻译学方向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加。黄忠廉教授以其撰写的一篇学术论文为例,分析译学研究的三重境界。从潘文国教授已发表论文《“看山看水”的启迪》出发,黄教授提出译学研究要遵循“跟着说,我学人”、“接着说I:A—AB—B”、“接着说II:‘纲’‘举’‘目’‘张’”、“独立说,人学我(人—从—众)”的进阶之路。黄忠廉教授不仅分享其多年来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和修改相关经验,并展示如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问答环节,黄忠廉教授围绕译学研究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设计论文结构等重要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深入交流,讲座圆满落幕。通讯员:刘梦杰审 定:任东升
  • 14
    2025-05
    【本站讯】2025年5月9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应邀担任中国海洋大学百川讲坛主讲嘉宾,以《典籍跨域传播与外译——以孙子兵法为例》为题开展学术讲座。讲座由任东升教授主持,吸引了翻译学方向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积极参与。韩子满教授以《孙子兵法》英译的跨域传播为考察内容,结合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量化分析,系统呈现该典籍在国内外学术界的传播特征。同时,韩子满教授对《孙子兵法》的三个权威译本进行多维分析,考察不同译本的翻译特征及其他语言特征。最后,韩子满教授提出《孙子兵法》的国际传播存在跨域现象,但《孙子兵法》的跨域传播及其与译文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探究。问答环节,韩子满教授就军事典籍翻译策略,《孙子兵法》跨域传播原因和机制等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讲座最终圆满结束。通讯员:张娇审 定:任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