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2020-07
    (点击此处观看 普通版视频)(点击此处观看 高清版视频)
  • 17
    2024-07
    【本站讯】2024年7月17日上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暑期工作会议顺利举行,会议主题为“‘政产学研’探索”。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高玉霞博士主持。学院教师及博士、硕士共二十余人参加。任东升教授介绍了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的设立过程和宗旨,指出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个科研的平台、培养人才的平台、服务国家的平台,应乘势而为。高玉霞博士就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三年工作规划(2024-2027)做了详细介绍,规划涉及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的中心组织架构、研究方向、六个协同、五年规划以及三年内的预期成果。范欣骏硕士就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logo的内涵做了详细解读,指出logo蕴含着家国属性,象征着国家翻译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彰显研究的独属色彩。焦琳博士解读了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的协作关系图。协作关系图中分为导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四个层级,其中导师与博士后进行合作,导师为博士生和硕士生提供指导,博士后和博士生也会为硕士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发。周忠良博士介绍了国家翻译学应用研究议题,提出国家翻译学应用研究十题,并解读了广外项目“面向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国家翻译实践能力建设路径研究”与外文局项目
  • 14
    2024-07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邱靖茹博士和彭玉乐博士利用同盟者脚本句法启动实验,研究了中国学习者英语二语句法表征,发表在《现代外语》(学校认定的外语类B级期刊)2024年第1期上的成果“书面语句子产出中英语二语双宾结构的句法表征”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24年第7期全文转载。二语句法表征转化为语言的言语产出过程涉及概念生成、语法编码、发音或书写等多个加工阶段,语法功能和位置编码决定了言语产出的特定句法结构和具体词汇内容。前人主要通过句法启动(syntactic priming)范式展开相关研究。句法启动指已加工的前一个句法结构对当前相同句法结构的产出起到促进作用。句法启动效应源自启动句和目标句之间抽象的结构属性,主要体现在句法结构选择和句子产出潜伏期两个指标上。前者指对特定句法结构的选择,后者为自概念生成至句子产出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反映言语产出前的加工过程。二者的综合分析可为研究者呈现一个更加全面的言语产出过程。为此,该研究以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国英语二语者为研究对象,以双宾句和介宾句为实验材料,以句法结构选择和句子产出潜伏期为数据指标,通过同盟者脚本句法启动实验,研究书面语句子产出
  • 04
    2024-07
    【本站讯】7月1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一行赴校友企业上海锦天城(青岛)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开展走访调研。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涉外人才分会会长、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1988级英语专业校友张毅热情接待了一行人并进行座谈交流。许玲玲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沿革、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等情况,重点围绕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等进行了交流。许玲玲表示涉外人才分会不仅给从事涉外工作的校友们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给外国语学院开展语言服务实践、校企合作育人等提供了机会与舞台;学院期待与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和涉外人才分会在涉外人才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就业市场等方面寻找更多契合点,增强互联互动,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深层次的共赢发展。张毅校友介绍了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运营情况、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等情况。他回忆了在海大的学习经历,对母校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同时也寄语学弟学妹们要锤炼专业本领,努力成长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他表示,值此母校百年校庆之
  • 27
    2024-06
    【本站讯】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和学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外国语学院隆重举行2023年度党内先进表彰大会暨2024届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党政领导班子、各党支部书记、师生党员代表和2024届毕业生党员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道平主持。
  • 24
    2024-06
    【本站讯】2024年6月21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傅敬民教授应邀来学院作题为“应用翻译研究:内涵与路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贺爱军教授主持,任东升、徐德荣、栾雪梅等老师和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应用翻译研究的发生与发展、研究主题和理论体系、应用翻译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等。首先,傅教授追溯了应用翻译的发生与发展。他认为应用翻译其实古已有之,如早期的宗教翻译、社科翻译、文献翻译等均属于应用翻译范畴。19世纪末,中国翻译研究转向了文学翻译,应用翻译被淹没在文学翻译中。及至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需要,应用翻译研究焕发生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立了全国性的专门学会,涌现出了奠基性的学者,并构建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显性的研究范式。其次,傅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应用翻译的研究主题和理论体系。应用翻译研究包括四大主题——应用翻译文本研究、理论应用性研究、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的元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傅教授介绍了方梦之教授的“宏观-中观-微观-特殊研究”应用翻译理论体系,并倡导从理论、历史、批评等方面建构应用翻译理论体系。再次,傅教授讲授了应用翻译的研究范畴
  • 24
    2024-06
    【本站讯】近日获悉,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名单,学院3支团队入选。2023年学院成立了12支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各团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学院将继续支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盘活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同时,鼓励各团队发挥特色优势,推出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努力申报更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高质量发展。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挥团队优势,深入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推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创新成果。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序号团队名称申报课题名称团队学术带头人1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青年人才团队儿童文学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徐德荣2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青年人才团队国际通用语视域下二语语用能力发展多维研究与科学评价陈 颖3双语认知实证研究创新团队英汉双语转换的认知及应用研究郎玥通讯员:杜东升审 定:陈士法
  • 21
    2024-06
    【本站讯】近日,青岛市社科联评选青岛社科研究智库培育基地,学院任东升教授领衔的“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23年12月,基础是2008年杨自俭先生指导设立的“翻译研究所”。中心秉承“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践行外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发扬四十年“自俭译学”思想理念,承继十余年“国家翻译实践”理论创新,协同翻译行业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等,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前沿的国家翻译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举办三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和五届“自俭译学研究生论坛”。中心的研究定位是以服务国家现实需求为旨归,以凝聚共同的学术旨趣为纽带,聚焦国家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需求,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促进国家翻译研究的学科交叉。中心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翻译战略理论、国家翻译领域标准化、多语涉海翻译及舆情监测。为国家级行业部门、省市级政协提供资政服务11项,参与制定国家级翻译标准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项。集中围绕“国家翻译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 18
    2024-06
    【本站讯】近日,“开心学德语,开心过春节”德语Vlog创作挑战赛落下帷幕。学院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由孙丽丽老师指导的德语系2022级本科生杨璠凭借作品《2024 Frühlingsfest》获得专业组二等奖。杨璠同学的作品以农村春节为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传统习俗,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和叙事性。作品真实而温暖,通过丰富的画面语言传达出中国乡村春节的喜庆氛围,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历程,描绘出一个纯正的“中国年”。据悉,比赛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分为中学德语组、大学德语组和专业德语组三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杰出德语学子参赛。通讯员:孙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