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2019-11
    【本站讯】2019年11月1日上午,日本神户大学石原享一教授的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讲座在外国语学院217会议室隆重举行,外国语学院姜春洁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姜春洁老师详细介绍了石原享一教授的研究方向及其学术成果,提及了石原教授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并对本次与海大的结缘表示热烈的欢迎。受聘仪式结束后,石原教授与在座的师生共同合影留念,并作了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合作的展望》学术讲座。 讲座开始石原教授便用流利的汉语和师生们拉近距离,他欢迎同学们用汉语提问,鼓励同学们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碰撞。石原教授此次讲座分为两大板块,第一部分以经济全球化为落脚点,以戴安娜王妃之死的例子引出了当今世界全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跨国资本以及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全球得以同脉搏共呼吸。当中,石原教授尖锐地指出美国为了维护其霸权所做出的策略调整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以日本的泡沫经济以及海湾战争为例,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经济运作模式下美国在当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在第二部分,石原教授以亚洲合作的愿景为中心,将福岛核泄漏作为日本经济界无远见的例子,向同学们说
  • 28
    2019-10
    【本站讯】为把握翻译学学术前沿,凝练科研团队,培育高层次项目,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学院翻译学团队于10月24日午2:00-4:00在外语楼N217举行翻译学团队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周领顺教授、我院繁荣三岗教授博士生导师贺爱军教授、翻译学团队教师、主持或准备申请翻译研究课题的青年教师、翻译方向博士生等出席。会上,贺爱军教授和李力副教授分别就重点项目介绍、课题申报设想进行汇报交流,周领顺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青年教师就各自相关课题申报进行互动,贺爱军教授、任东升教授等给予了恳切指导和有效建议。最后,任东升副院长就相关科研政策和当前学术形势进行解读。与会教师和相关方向博士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此次会议明确了翻译学团队日后的科研方向,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通讯员:高玉霞
  • 23
    2019-10
    【本站讯】2019年10月21日晚,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光辉教授受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举办了题为《近代日本知识分子想象与塑造“中国形象”的批判与反思》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姜春洁老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吴光辉教授著有《转型与建构——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日本的中国形象》、《传统与超越——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等十余部著作,长期关注东亚哲学与中日文化比较领域,现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日语分会委员、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华南分会副会长。 讲座伊始,吴光辉教授便从三大问题进行切入,并向同学们发问,我们为什么研究日本,以及如何做好学术研究,他鼓励同学们多去质疑权威,不断深挖每一个看似正确的答案,走出自己的学术风格。其后,吴光辉教授指出当前日本的中国研究存在着碎片化审丑的倾向,这看似是对中国问题的剖析,实际上是将中国抽象化后进行肢解,进行了碎片化的误读。由此,吴光辉老师立足于他者与自我映射的角度,从时间的角度梳理了一遍日本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从文化帝国到文明比较对象,直到现代的文化他者,尤其着重分析了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形象的变迁以及
  • 21
    2019-10
    【本站讯】2019年10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新生老师受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战后东亚政治发展与区域共同体》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姜春洁老师主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赵成国、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宋宁而、日语系张小玲、朝鲜语系邓倩等老师与40余名学生共同参加了此次讲座。王新生教授长期从事日本历史与政治、东亚政治等方面的研究。曾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知识》、《国际政治研究》、《日本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平成时代开启后工业化社会》、《历史研究与国际政治学》等论文百余篇。 讲座伊始,王新生教授谈及了作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具备的学术素养及自己的学术经历。之后,讲座进入正题。首先王新生教授先说明了自己研究此项课题的动因,界定了东亚范围以及阐述了政治发展论的内涵。其次,王教授以各政治发展阶段为中心展开讲座,明确了各政治发展阶段的含义、特点、东亚各国历史发展进程所属的政治发展阶段以及由上阶段到下阶段的动因。最后得出结论东亚各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处于不同的阶段,在政治发展方面也处于不同的阶段。因此东亚共同体的形成需要时间和
  • 16
    2019-10
    【本站讯】2019年10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胡波老师受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国际海洋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海权的中期评估》的讲座。讲座由姜春洁老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胡波老师长期从事海洋战略、政策与国际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曾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观察》、《外交评论》、Th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出版多部涉海学术专著。 讲座伊始,胡波老师就学术创新简明扼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现在的大部分论文多是在阐述别人的看法,而鲜有自己的观点。胡波老师认为做学术就是在充分了解先行研究的情况下质疑权威并提出问题。这样既能考验研究者勇气,也能充分考验研究者的能力。之后,进入讲座正题。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海洋政治的三大主题;其次以“海权”为中心展开讲座,阐述了“海权”的概念及“海权”所包含的要素。进而提出了“四大类、12个指标”的海权评估要素,并对中国的中期海权状况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提高了自己
  • 14
    2019-10
    9月18日下午,德国特里尔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梁镛教授应我院德语系邀请做客“海大人文讲坛”,为师生带来题为“中德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学习”讲座。讲座中,梁镛教授以中德关系引入本次讲座。1978年,梁镛教授出国留学,当时中德交流几乎为零;今天,中国已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已成功联合举办多次庆典活动(如“科学年”、“中德年”等。),两国高校之间合作硕果丰厚,已有一千多项双边协定,双方各设十数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互派留学生。教授介绍了跨文化研究(Intekulturelle Kommunikation)这一学科,阐释了其产生的地点、原因以及其发展过程。教授结合自己的留学和海外生活经历,向到场师生这一学科的必要性。梁镛教授指出:“外语学科的基本任务理应是在中国和西方之间作跨文化意义上的沟通;外语教学必须明确地遵循跨文化的教学原则,把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至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还介绍了跨文化研究学科研究方法的变化:从一开始非黑即白“文化冲突视角“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视角”、“融合与跨学科视角”甚至是“视角反思视角”。在讲座的最后,教授总结:外语
  • 30
    2019-09
    【本站讯】9月28日,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日语语言学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日语系主任修德健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会作为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专题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主题围绕语言单位探讨词汇研究和语法研究的关系。会上,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石井正彦、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早津惠美子、中国海洋大学特聘人才教授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斋藤伦明、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修德健,分别围绕此次研讨会的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相互进行了交流探讨,之后又围绕主题与参与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在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汇集该领域的研究人才,以专业为平台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自日本及校内外的教师和学校日语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会议。 通讯员:贾腾飞
  • 30
    2019-09
    【本站讯】9月29日上午,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海麟教授受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世界格局看中日关系及钓鱼岛问题》的讲座。讲座由姜春洁老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郑海麟教授曾在深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洋文库近代史研究室,澳大利亚雪梨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担任教职工作,在中西交通史、国际法、国际关系和两岸问题等方面著作颇丰。 讲座伊始,郑海麟教授说起自己和青岛,和海大的缘分,引出了人文情怀对于做学术的意义,也激励同学们要以严谨考证的态度投身学术。整个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下进入了主题。郑海麟教授先从1996年日方在钓鱼岛建造灯塔,民间保钓人士的义举出发,指出了当时学术界在这方面的应对不足,因此很有必要从学术上为国分忧,打赢这一场“舆论战争”。郑海麟教授所提出的“海洋体例”在学术界也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提出做好学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史料考证,其次是法理翔实,最后是有图表佐证。而且,郑教授鼓励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要重视运用“比较语言考证”的方法去研究问题,并由此引出了自己从闽南语角度研究钓鱼
  • 29
    2019-09
    【本站讯】9月27日上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静波教授受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和食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讲座。讲座由姜春洁老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 讲座伊始,徐教授便从历史入手,通过展示历史上和食的发展,并结合自己多次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和亲手所拍的照片,妙趣横生地和同学们辨析和食的各种流派,并指出日本“禁肉令”对日本和食发展的影响,总结出日本传统和食具有“食材单一性”和“烹调单一性”的特点。其后,徐教授又分别列举近代和食受到的西洋和中国影响,总结出近代日本料理的新发展和基本特征。并点出虽然日本有上千年不食用陆地哺乳动物的传统,但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却很快跟上西方的脚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近代饮食文化,直至战后也依旧不断吸收诸如中国、韩国饮食等新元素。最后,徐教授从形而下的角度了指出了日本和食当中蕴含的美学以及文化内涵。总结出和食中注重刀工和忽视烹调,注重季节感和食材原味,注重食器造型和美学等基本特征。 讲座之后,徐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友好的讨论与交流,并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