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2019-09
    【本站讯】9月27日上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静波教授受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和食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讲座。讲座由姜春洁老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 讲座伊始,徐教授便从历史入手,通过展示历史上和食的发展,并结合自己多次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和亲手所拍的照片,妙趣横生地和同学们辨析和食的各种流派,并指出日本“禁肉令”对日本和食发展的影响,总结出日本传统和食具有“食材单一性”和“烹调单一性”的特点。其后,徐教授又分别列举近代和食受到的西洋和中国影响,总结出近代日本料理的新发展和基本特征。并点出虽然日本有上千年不食用陆地哺乳动物的传统,但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却很快跟上西方的脚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近代饮食文化,直至战后也依旧不断吸收诸如中国、韩国饮食等新元素。最后,徐教授从形而下的角度了指出了日本和食当中蕴含的美学以及文化内涵。总结出和食中注重刀工和忽视烹调,注重季节感和食材原味,注重食器造型和美学等基本特征。 讲座之后,徐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友好的讨论与交流,并从自己的
  • 27
    2019-09
    【本站讯】9月26日, “放歌新时代,颂歌献祖国” 中国海洋大学教职工合唱汇演在崂山校区体育馆举行,外国语学院组织94名教师工参加了此次汇演,共选送《映山红》和《今夜无眠》两首歌曲。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合唱汇演活动,通过学院教职工大会、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广泛动员学院教职工参与到合唱汇演的准备和演出过程中,并为此次合唱汇演进行了精心安排。学院根据教职工工作特点,每周四安排合练,并邀请专业人员对合唱进行指导,学院教职工踊跃报名参与,积极为呈现一场精彩的合唱汇演献计献策。 外国语学院本次选送《映山红》和《今夜无眠》两首歌曲,《映山红》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柔美细腻、悦耳动听的旋律向人们诠释了对红军英雄的无限热爱与不舍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并以此曲向红歌致敬,向经典致敬,向红军英雄致敬。《今夜无眠》这首歌曲诞生于新中国成立50周年,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再次唱起这首老歌,再次向祖国母亲表达生日的祝福,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愿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通过此次合唱汇演,学院教职工用歌声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之情,用歌声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 09
    2019-09
    【本站讯】2019年9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王京平教授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院邀请,为北外德语学院2019年第4期科研经验交流分享会作题为“浅谈慕课建设与科研”的主题报告。分享会于北外国际大厦1053室进行,北外德语学院副院长姚晓舟、副院长吴江,部分骨干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出席参加。 在报告中,王京平教授向在座老师同学简要介绍了慕课的特点、优势、制作及实施方法与流程,详细汇报了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王京平教授团队制作推广的、我国第一门德语专业慕课《德语语言学导论》的制作与实施心得,肯定了慕课与面授教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对北外德语学院慕课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鼓励。面对北外德语学院领导、老师对于慕课建设细节情况的积极询问,王京平教授也都进行了逐一解答。 北外德语学院领导、老师与同学对我院德语系教师在慕课建设中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果表示了一致肯定,对以慕课为依托、与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其经过王京平教授的报告,北外德语学院领导对于慕课建设的筹划热情受到了极大鼓舞,并提出希望在其后续慕课建设过程中继续与我院德语系教
  • 30
    2019-08
    【本站讯】8月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人文讲坛在学院N513举办。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博士后流转站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吴亚欣教授作题为《“回答”行为话轮末尾语气词“呀”的会话分析研究》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讲座伊始,吴亚欣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文本举例方法,引入日常脱口而出的语气词“呀”的使用这一现象,她指出,本研究基于询问行为下问答话轮的末尾加语气词“呀”这一情况。随后,她阐述了该课题的现有研究并介绍了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在会话分析研究范式中的优先行为和非优先行为表达所展示的秩序以及通过语料的研究而得到以及作出的研究发现及分析。随后,吴亚欣向同学们讲述了该项研究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并提供了会话分析研究的具体步骤。 讲座之后,吴亚欣与到场师生与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她不仅就相关问题给出了耐心细致的回答,还与在座的同学们分享了会话分析的有趣之处以及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累并快乐着”的经历,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研究方法建议,呼吁同学们积极加入话语分析团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最后,杨连瑞院
  • 30
    2019-08
    【本站讯】8月29日上午,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教书应邀在外国语学院N513做了题为“会话分析研究:方法、步骤与应用”的讲座,外国语院长杨连瑞教授担任主持。于教授长期致力于会话分析在国内的推广和传播,成果丰硕。 于国栋首先介绍了会话分析出现的外围条件,特别介绍了Havey Sacks的奠基作用,Erving Goffman和Harold Garfinkel的推动作用,以及Paul Drew,John Heritage, Anita Pomerantz等主要人物。他强调,会话分析是研究交际的重要工具,他以电话录音内容作为例子,生动形象地向大家阐述了会话分析的重要性。会话分析作为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类言语交际作为出发点,透过交际探讨背后的社会秩序,将交际者在社会交际中的话语与宏观的社会因素联系起来。会话分析强调交际者在参与交际时,话语有固有的结构,同时也被所处的语境而限定,而研究者应重视会话中的所有细节,以了解交际者的意图。 会话分析关注的三个核心内容分别是行为(action)、序列(Sequence Organization)和话论设计(Turn Design)
  • 28
    2019-08
    【本站讯】8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入学第一课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开讲,院长杨连瑞作题为《面向未来的外语专业人才:问题与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道平主持。 杨连瑞提到,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急需大批高层次外语人才和外语水平过关的高端人才,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外语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至关重要。他指出,语言学是一门走在当代科技发展前沿的尖端科学,语言类专业应以学科为依托,与学科相融合,要从学外语转向用外语学,学习人类各学科知识,掌握世界各国先进技术、思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杨连瑞强调,学好外语,首先要学好中国语言,要有中国情怀,要有中国语言文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报道中国事情,才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随后,杨连瑞介绍了学院专业设置、学科布局、师资力量等情况,以及学院 “3+1+1+4”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着重介绍了发展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现新文科与国际外语人才培养接轨;专业和学科协同;外语一级学科博士点拉动一流本科专业的发展思路,以及建设一流队伍、彰显涉海涉外特色、
  • 27
    2019-08
    【本站讯】8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见面会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顺利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鞠红梅,院长杨连瑞,副院长任东升、陈士法、滕梅、王慧敏,院办主任王冠亚及各系主任出席见面会,党委副书记王道平主持见面会。 鞠红梅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向新生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学校名片,阐述外国语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学术成就,重点介绍学院本学年即将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这是学院三全育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充分体现了学院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视和培养方式的创新。她强调,同学们正处于关于高中向大学转换的重要阶段,应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实现“三个学会”。她希望同学们学会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从而不负大学时光、真正学有所得;学会思考,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理性、独立思考问题;学会生活,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结交益友,尽快适应从高中走入大学、从家庭走向集体、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转变。最后,鞠红梅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每周一次’”的建议,鼓励大家每周至少去一次体育场,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每周至少去一次图书
  • 22
    2019-07
    【本站讯】7月12日至15日,由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全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中国海洋大学暑期学校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倪传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积家教授、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烟台大学等国内十多所大学的1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术活力,拓宽研究生学术眼界与思维,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研水平,为优秀研究生提供锻炼外语学术能力的平台,为加强师生学术沟通与交流提供桥梁与纽带,从而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蓬勃发展。本次活动分为主题报告、研究生分会场交流和工作坊三部分。主题报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及青年学者等七人进行学术讲座,追踪学术前沿动态。分会场交流中,研究生对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汇报与展示,专家对其进行点评,通过师生互动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
  • 19
    2019-07
    【本站讯】7月15日上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和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德禄教授在外国语学院N217作了题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模式探索》的主题报告。报告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及来自全国多所重点院校的在读硕士、博士生参加。 报告伊始,张德禄教授介绍了话语分析理论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的主流观点,通过对三个多模态图像语篇的分析,阐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产生的原因。结合具体的例子,着重分析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提出研究者应根据不同模态在实现多模态语篇中的作用,以适合其构成方式的方法分析多模态语篇的观点。讲座内容层层递进,思路清晰,理论讲解生动易懂。 随后,到场师生针对报告内容积极提问,张德禄教授一一作耐心解答互动。其中,李景娜老师提出可以结合眼动技术探究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式的观点,张德禄教授表示认可,并为到场师生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最后,应陈士法教授邀请,张德禄教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科研学习经历,鼓励大家抓住学习的机会,勇于探索。张教授不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他对学术的热情和严谨也感染了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