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2024-10
  • 15
    2025-01
  • 12
    2025-01
    【本站讯】2025年1月9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杨金才教授应邀做客海大人文讲坛,同我院广大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讲座由李锋教授主持。杨金才教授以“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为题,探讨如何真正立足新时代中国现实语境,辩证、客观地看待外国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杨金才教授认为,采用异文化关照方法切入外国文学批评实践,对西方的观念、思想和文论进行科学的“中国化”阐释,才能致力于我们中国的外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本场学术讲座内容丰富、格局高远,具有学术创新的前瞻性,亦体现出相当程度的中国视野与情怀,与会的学院老师与研究生同学均感到收获颇丰。通讯员:袁荃审定:李锋
  • 12
    2025-01
    【本站讯】2025年1月9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应邀做客海大人文讲坛,并同我院广大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讲座由李锋教授主持。罗良功教授以“现当代英语诗歌语言的物质化”为题,探讨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如何对语言的可能性进行极限探索,尤其是语言实践对现当代诗歌语言的物质化。罗良功教授通过对现当代英语诗歌语言物质化的形式的梳理和讲解,剖析其美学观念和语言观念,并在现当代英美社会语境中考察其文化意义以及对诗歌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本场学术讲座在丰富的内容中呈现出深邃的学术研究思想,具有学术创新的前瞻性,与会的学院老师与研究生同学深感收获颇丰。通讯员:袁荃审定:李锋
  • 12
    2025-01
    【本站讯】2024年12月13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跨文化书写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冯智强教授到访中国海洋大学,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为外院师生带来学术讲座:“翻译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纵横谈”。讲座由徐德荣教授主持,贺爱军教授等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冯智强教授以林语堂研究为主线,结合个人治学以及学术研究的经验体悟,对翻译研究、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的几方面展开了深刻讨论。首先,冯智强教授基于其近年来将林语堂典范作品运用于日常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环节,阐明其主要思路,即通过“多元合一”达到“共生共长”。此处“多元合一”即为通过翻译教学场域打造“教学-科研-实践”共同体,从而实现教、研、译聚焦的资源一体、实践主体同步、实践空间同一。冯智强教授援引著作《探究的场所》论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关系,强调课堂学习对于师生进步的重要性。进而,冯智强教授以林语堂研究一体化模式的实操进阶为例证,对翻译研究与论文写作展开实践层面的讨论。这包括文本使用进阶,即文献进阶、赏析进阶、批评进阶。其中冯智强教授尤其强调了文献之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极
  • 07
    2025-01
    本站讯 1月2日下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为外国语学院师生讲授专题党课并与师生座谈交流,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座谈会。
  • 31
    2024-12
    【本站讯】12月30日,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在外语楼召开。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许玲玲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传达了近期学校党委来院调研座谈时的相关工作要求。许玲玲强调,建校100周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全院教职工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感恩奋进,以实际行动,为学院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做出外语人的新的更大贡献。于国栋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做本年度述职报告。于国栋从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回顾了学院本年度取得的成绩,就下一步补齐短板、促进学科攀登发展作了动员。陈士法、陈颖、王遥、戴淑妮等分管副院长就各自分管的工作做述职报告。会上还就安全稳定工作作了专项部署,对学院期末考试相关要求、假期相关工作运转等作了相应安排。通讯员:院办
  • 31
    2024-12
    【本站讯】12月30日,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举办年度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党委书记许玲玲、院长于国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2024年度退休教师、全院教职工130余人参加,仪式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 戴淑妮介绍了本年度退休教师的基本情况,许玲玲、于国栋代表学院为黄英、修德健、杨倩等本年度退休教师颁发荣休纪念品,青年教师代表向敬献鲜花。许玲玲、于国栋对各位老师多年教师生涯为学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荣休教师们几十载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欢迎老师们继续发挥余热,“离岗不离心、常回家看看”,继续支持学院发展,指导年轻教师成长,祝福老师们退休生活顺心如愿。修德健作为荣休教师代表发言,他回忆起三十年来与学校、学院一同发展,与师生一起奋斗的美好点滴,表达了对学校、学院发展的深切祝福。姜柳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对各位老教师给予后辈的关爱、指导表示感谢。退休老师们从青丝到白发,年复一年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于平凡之处见伟大。荣休仪式,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肯定,一种温暖,是长期以来外语人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外语人将以荣休教师为榜样,为学校、学院发展不断贡献力量。通讯员:梁泰铭审定:孙丽
  • 31
    2024-12
    【本站讯】12月18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应邀做客海大人文讲坛,为师生们带来“以‘中国故事’为方法的世界文学研究”专题讲座。讲座聚焦“中国故事”对世界文学的介入式研究,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的知识考古和谱系实证研究,寻找可以突破西方范式的可能性,归纳“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方法论,探索具有世界性的中国故事话语机制和知识生产机制。本次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德语系副主任孙丽丽老师主持,吸引了多语种、多院系师生的热情参与,共同探讨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讲座伊始,张帆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文学”概念的历史演变及“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与外延。她表示,“中国故事”生成于中国历史语境,携带中国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精神主体性和创生性。“中国故事”作为叙事蓝本被世界文学征引阐释、翻译改编而变异流传,兼具经典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故事”的方法化,不仅可以凸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立场,抉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可通约性,而且也可能打破一贯以欧洲为中心建立的世界知识体系,推动“中国故事”从边缘走向中心。讲座过程中,张帆教授先后结合《聊斋志异》《赵氏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