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2018-12
    【本站讯】2018年12月1-2日,“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翻译》编辑部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研究》编辑部、《上海翻译》编辑部、《翻译界》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摘要60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硕士专业教指委主任、世界翻译协会副主席、《中国翻译》主编、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范大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上海翻译》执行主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傅敬民,青岛市政协副秘书长、青岛市诗词学会会长、三卷本《中华史诗》作者华文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建华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学院前院长、现东吴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上冠教授,澳门理工学院蒋骁华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翻译界》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马会娟教授,CSSCI期刊《外语研究》副主编、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杨淑华教授、中
  • 03
    2018-12
    【本站讯】12月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六讲在学院N217举办,讲坛邀请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外语研究》副主编杨淑华老师作题为《翻译西方浪漫主义》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徐德荣副教授主持,任东升教授、部分青年博士、研究生以及学院其他师生共同参加。讲座伊始,杨淑华老师讲述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定义和内涵,介绍了西方浪漫主义的早期译介活动,包括梁启超、林纾、苏曼殊、鲁迅、胡适、郭沫若等译介活动的主力译者,以及译介的主要作品和作家。之后,杨淑华老师通过阐述西方浪漫主义清末民初时期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回答了为何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精神内涵和创作风格上的关联以及与中国传统浪漫主义的关系等问题。最后,杨淑华老师总结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并与在座师生就讲座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讲座结束后,杨淑华老师向在座师生分享了期刊《外语研究》用稿的基本考虑,包括《外语研究》的投稿须知、学术定位、体例规范、选题与论述的注意事项等,并与在座师生共同讨论了目前翻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通过本次讲座,在座师生不仅了解到
  • 09
    2018-11
    【本站讯】10月26日晚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蓝红军在外国语学院N217作了题为《MTI学位论文写作——理念、问题与方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讲座伊始,蓝红军教授介绍了MTI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指出了MTI的专业教育性质以及实践型、应用性,与业界和职场联系紧密的特点。随后,蓝教授分析了翻译的社会转型和变化:翻译主体经历了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翻译的目的经历了从精神启蒙传播到科技文化交流的变化;翻译工作方式经历了从个体作品生产到服务产品生产的变化;翻译工具经历了由传统纸币词词典到现代信息工具的变化。蓝教授提到,翻译教育体系的建构分为基础型、学术型和专业型三种类型,翻译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新时代翻译内容的复杂性、高质量要求、多语言处理、产品及时交付也对新时代的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 07
    2018-11
    【本站讯】11月5日上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休教授、应用语言学知名专家RoyLyster教授应邀在外国语学院N513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内容依托式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视角概览”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张文忠教授主持。除我院师生参加外,讲座还吸引了来自青岛其他高校的师生前来。讲座伊始,Lyster教授结合外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明晰了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内容依托式语言教学(Content-BasedLanguageTeaching,CBLT)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CBLT的种类和范式,包括内容教学法(CBI)、内容与语言融合式教学法(CLIL)、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法(EMI)、浸入式教学(EMI)以及双语教学法等。随后,Lyster教授详细阐释了CBLT相比传统语言教学法的优势,并以其中较为典型的EMI为例,展示了CBLT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教学效果以及评价。最后,通过现实的具体案例,Lyster教授简要评述了CBLT存在的问题。目前的CBLT普遍存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内容与语言分离的情况。事实上CBLT并不排斥对语言本身的关注。相反地,其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与内容的融合,
  • 07
    2018-11
    【本站讯】11月2日上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前副校长、科研主任AnnaMauranen教授应邀在外国语学院N513学术报告厅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英语作为通用语(EnglishasLinguaFranca,ELF)时代下的学术写作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主持,近百名师生聆听了本场报告。Mauranen教授指出,如众多英语地域性非标准变体一样,英语通用语表现出与标准变体相异的多个特征。然而,目前几乎所有ELF证据均来自口语语料。一些批评者认为,口语容许某些非标准变异的存在,但书面语并非如此。书面语要求语言规范与准确来传递信息和思想。这种传统观念反映了人们对书面语所持的保守态度。这种保守态度也体现在ELF语言规范中,即书面语所获得的纠正性建议远多于口语。借助赫尔辛基大学英语学术通用语书面语语料库,Mauranen教授从宏观-社会、微观-社会和认知三个视角综合考察ELF学术语篇的主要特征,认为学术写作研究重在准确地传递信息,需要综合考察多种因素,片面地集中在对写作规范的探讨上对该领域研究并无益处。报告最后,Mauranen教授与参会者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与探讨,详细地回
  • 07
    2018-11
    【本站讯】11月5日上午10:00,美国夏威夷大学第二语言研究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东萍博士在外国语学院N513举办了题为《基于技术的语言能力和跨语言能力哲学设计》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和60余名研究生共同参与。讲座伊始,郑东萍博士从生态心理学切入,用丰富的理论框架阐述了语言系统,并且结合在美国生活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跨语言中的言语、对话和认知。在讲解语言学理论的同时,她还推荐了多位国际知名教授的研究和理论,希望为未来研究有所帮助。紧接着,郑东萍博士介绍了在计算机辅助的学习环境下,基于项目学习、位置学习、分布式认知和活动理论的二语学习课程设计,并阐述了如何通过一个计算机模型,来引导学生进行与电脑中的角色进行交互。在讲座过程中,郑东萍博士语言幽默风趣,把深奥的哲学设计用简单易懂的例子展现出来,时不时与台下互动交流,耐心热情地为师生答疑解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此次讲座让外院师生了解了计算机辅助学习环境下的二语学习课程设计,为将来的二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通讯员:姜泽珣
  • 07
    2018-11
    【本站讯】11月2日下午,爱达荷州立大学英语哲学系教授与主任、国际应用语言学知名专家BrentWolter教授应邀在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进行了《重构一语迁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的学术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主持,学院四十多名师生共同参加。在本次讲座中,BrentWolter教授展示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一语迁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这是他首次尝试利用眼动技术探究一语迁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二语词汇习得中的一语概念迁移指一语知识迁移到二语中的现象。一语词汇与二语词汇有部分概念重叠,有可能引起二语学习者的误解。概念迁移在形态上很难捕捉,在二语理解状态上也仍有分歧(长久状态还是暂时状态)。因此,BrentWolter教授通过眼动实验,探究了日语母语者在理解英语二语形容词narrow的过程中发生概念迁移的现象。研究发现,日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在理解各自母语中的词汇时存在着概念上的差异,二语学习者的概念迁移与二语语言水平有关,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其概念理解能力也逐渐接近英语母语者。在讲座的最后部分,BrentWolter教授就参会者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答和建
  • 06
    2018-11
  • 05
    2018-11
    10月26日下午,我院在N217会议室举行国家社科项目开题答辩会。文科处席静副处长、侯玉峰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蓝红军教授、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卞建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勤教授、外院徐德荣副教授出席答辩,对任东升教授的“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项目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报告会开始,答辩人任东升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规划及对研究成果的初步设想。随后,各位专家依次进行了点评。首先,专家们对任东升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该团队近年对“国家翻译实践”论的探究在国内翻译研究界产生了良好反响,同时表示,该课题前期基础牢固,涵盖广泛,选题独特,创新性强;使用语料库、调查问卷等方式,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翻译呈现及其在读者群体中的接受情况;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课推进对翻译主体构成的认识;国家翻译实践充分体现了翻译学派意识,对译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各位专家也对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首先,对国家翻译实践的操作层面之范围界定可进一步划分,明确操作主体;其次,细化史料,可将时间、地域等因素作为分类依据,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最后,明确研究目的和价值,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