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2024-09
    【本站讯】9月2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院长于国栋,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一行赴中国石化海外投资控股公司开展走访调研和访企拓岗活动。1987级英语专业校友、中国石化海外投资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杰热情接待了一行人并进行座谈交流。 会上,双方就人才培养、就业机会、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于国栋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沿革、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情况,重点围绕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进行了交流。许玲玲对学院就业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学院期待与中国石化海外投资控股公司在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拓展就业市场等方面寻找更多契合点,增强互联互动,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深层次的共赢发展。张杰校友介绍了中国石化海外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运营情况、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等情况。他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参与行业竞争合作,不断拓展境外业务,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作表率。值此母校百年校庆之际,张杰表示愿为母校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在更多领域与母校开展合作,助力母校一流大学建设。学院
  • 24
    2024-09
    【本站讯】2024年9月18日下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第六次学术沙龙于外国语学院N217顺利举办,会议主题为“国家翻译研究新进展”。该会议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孙迎宾博士主持。学院教师、博士、硕士、驻青高校青年教师及线上人员共计四十余人参与了本次沙龙。沙龙伊始,《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李建波教授做致辞,就本次沙龙汇报主题作简要介绍,总结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及意义,表达学报对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关注,并介绍了《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办刊理念及其相关栏目文章。在专题汇报中,硕士研究生尹梦雯以“永乐时期国家翻译实践”为题进行汇报,认为明代永乐时期朝贡体系背景需要国家翻译实践的参与和实施,并分别从该时期国家翻译实践实施内容、实施路径及治理之用进行梳理,总结出国家翻译实践发挥保障朝贡、维系交流及宣扬国威之用。博士研究生周忠良副教授围绕“清前中期国家翻译实践概略”展开论述,剖析清前中期国家翻译实践的发起目的,考察清前中期四朝的国内语际型国家翻译实践活动,认为其对于清廷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民族融合,确立政权合法性,构建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国认同具有
  • 24
    2024-09
    【本站讯】2024年9月18日下午,《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李建波教授受邀在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作了题为“英汉诗歌音韵表意及其翻译--兼议AI时代的翻译”的学术讲座。李锋教授、驻青高校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讲座由外国语学院任东升教授主持,讲座伊始,李建波教授回顾了当前英语的地位和作用,并剖析AI时代英语学习的现状,引出人工智能对翻译活动及诗歌翻译领域产生的影响。接着,李建波教授以《巫山曲》英译为例入手进行剖析,将其与AI翻译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AI翻译形式上押韵对仗,但仍然丢失部分原文意蕴;并分享自己原创英文诗歌的原版与AI翻译版,结合其异同指出AI技术运用使诗歌翻译置身新境况。再次,李教授针对诗歌中音韵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以元音、辅音的区分为例剖析其对于诗歌翻译的意义。李教授认为,英汉诗歌翻译中声音的恰当运用可传递说话者态度与立场,创设具体情境氛围,但因文化不同,诗歌中音韵的翻译无法全然做到,需要译者对声音进行再剖析创造。讲座最后,与会师生针对英汉诗歌翻译中的问题向李建波教授咨询请教,李建波一一回答师生们的提问。任东升教授对李建波教授的讲座作总结发言。
  • 23
    2024-09
    【本站讯】2024年9月19日,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召开,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许玲玲传达了学校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就迎接建校100周年校园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作了相关部署,强调各项工作要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学校百年华诞;院长于国栋结合访学经历,就新形势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科建设工作、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做动员。副院长陈士法、戴淑妮、陈颖、王遥等就各自分管的工作作了相关部署。会后,学院秋实讲坛第一讲开讲,李锋教授结合自身科研成长经历,带来题为“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之路”的精彩讲座。通讯员:院办
  • 20
    2024-09
    【本站讯】2024年9月14日,任东升教授带领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参加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耿强教授举办的“中国翻译话语文献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1840-2022)”开题报告会。据悉,该项目获批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耿强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会上,各学界领导、专家和同仁围绕中国翻译话语文献整理、研究与中国翻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任东升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和各与会专家探讨了中心与项目、期刊的协同创新事宜。会后,中心团队参观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耿强教授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的研究定位、发展历程、师资团队、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展示了该院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此次参观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张雨审定:高玉霞
  • 18
    2024-09
    【本站讯】近日,在德国外教Gunnar Klatt博士带领下,学院德语系学子开启岛城德国文化探寻之旅,共同探索德中文化交流的城市记忆。岛城的德式建筑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年来德中文化交流的最显著体现之一,见证了青岛近代发展变迁的历史。其背后独特深厚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文化价值,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建筑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德语系师生共同探寻了青岛啤酒博物馆、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德国总督府旧址、水兵俱乐部及青岛基督教堂、胶澳总督府旧址等德式建筑群,站在百年历史建筑前,德语系师生与时间对话,发掘建筑背后的故事,加深中外交流的历史认知,体验百年沧海桑田的文化积淀,立志成为新时代中德交流互鉴的桥梁。探寻之旅中,部分师生同时义务担任了各历史遗迹或文化景点的德语导游,其出色的语言输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也锻炼了学生德语口语水平,强化了新时代外语人的光荣使命。为强化实习学习效果,在Gunnar Klatt博士带领下,德语系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德语话剧表演活动。活动是德语系夏季学期德语口头表达与交流实习课程的传统特色,由学生自行撰写或改编经典剧本并表演,外教进行语言表达和舞台表现指导。本年
  • 06
    2024-09
    【本站讯】9月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在学院N511举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各系主任、辅导员和全体2024级研究生出席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会议。会议伊始,、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代表学院对174名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海大百年的辉煌历史和外国语学院的深厚底蕴。在这里,新生们将继承梁实秋、闻一多等大师的学术薪火,成为海大外语人的新力量。随后,许书记代表学院党委对新生寄语三点希望: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家国情怀的外语人;第二,锤炼过硬本领,做有真才实学的外语人;第三,把握时代脉搏,做有责任担当的外语人。讲话最后,许书记勉励同学们在新的学术征途上,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业挑战和生活压力,努力成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靠谱青年。全院教职员工将全力支持新生们的成长,坚信同学们能够不负众望,早日成才!在校生代表辛丽君同学在发言中回顾了她在海大两年间的成长历程与科研成果,并对学院的的培养及导师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激。辛丽君基于自身经验,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路上的心得和感悟:在科研规划上,一年级要以课程学习为主,二年级则专注于课题研究
  • 04
    2024-09
    【本站讯】9月4日,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217会议室组织教职工收看学习山东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许玲玲指出,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本次宣讲活动中,各层面的优秀教师代表为人、为学、为师的先进事迹,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希望全院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追求卓越,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学院各系(部)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教师代表、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等参加活动。通讯员:院办
  • 02
    2024-09
    【本站讯】8月3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召开2024级本科生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系主任、2024级新生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教学秘书和2024级本科生参加。本次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主持。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代表学院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新生介绍了学校历史、学院学科建设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及取得的卓越成果。她向朝气蓬勃的新生寄语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努力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外语人才;二是希望同学们拼搏进取,用所学知识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之中,努力成为踏实肯干、求实创新、行稳致远的外语学人;三是希望同学们立德修身,用高尚的品德构筑和谐社会的坚固基石,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她勉励同学们要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思考中抓住机遇,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会上,在校本科生代表江林静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建议,鼓励同学们要强健体魄,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要勤学笃行,投身各类学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