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2024-11
    【本站讯】11月15日,中国海洋大学会话分析团队举办“会话分析研究工作坊”,邀请国际著名会话分析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会话分析研究团队”成员,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语言学系教授 Chase Raymond教授主讲。本次工作坊主题为Introduction to Conversation Analysis – with a focus on methods,共吸引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5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本次工作坊重点讲授会话分析作为研究方法的思想起源、发展与使用。讲座首先回顾了会话分析的社会学渊源,强调了它对社会秩序和常识推理的关注,指出会话分析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揭示言谈互动的社会规范性,而引导研究者达到此研究目标的核心问题是 “WHY THAT NOW”,该问题指引研究者在分析语料过程中关注言谈互动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选择以及它们出现的序列位置,进而思考这些因素对互动手段与其完成的互动任务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以上述会话分析的研究理念为前提,工作坊以大量的现有研究为例证,指导与会者如何选取研究对象、
  • 19
    2024-11
    【本站讯】11月16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会话分析研究日”成功举办。经过前期报名和遴选,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八十余名会话分析领域学者、师生参加本次活动。开幕式上,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会话分析研究团队负责人于国栋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语言学系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会话分析研究团队成员Chase Raymond对中国海洋大学会话分析研究团队取得的成绩、对国内会话分析研究发挥的引领作用表示了高度赞赏,鼓励与会人员培养对会话分析研究的热情,不断探索会话分析的奥秘,为中国以及国际会话分析的发展做出贡献。随后,吴亚欣教授对所有支持国内会话分析学科发展的国内外学者表示感谢。她指出,当前国内学界对会话分析还存在诸多认识、理解和实际操作上的
  • 18
    2024-11
    【本站讯】2024年11月16日, 第二十届驻青高校英语演讲比赛在青岛农业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海军潜艇学院等9所驻青高校的17名选手参加决赛,学院德语2021级翟洛桐和日语2023级南苏珏两位同学代表学校参赛并分获一、二等奖。 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为定题演讲,主题是“My Understanding of China Red”,排名前9的同学进入下一轮。我院两位选手展现了不俗的英语演讲功底,发挥稳定,顺利晋级。第二轮为即兴演讲和现场问答,演讲题目抽签决定,话题涉猎广泛,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和实际英语交流能力。两位选手表现出色,以清晰的逻辑、充实的内容、地道的表达对各自赛题进行了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析。南苏珏同学抽到当今中国政府及大学生应如何应对全球存在的“惧华”问题,她通过开门见山的点题、详实论证、地道的英文表达,阐释了“惧华”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翟洛桐同学抽到了中式英语是否应该推广的问题。她深入语言本质,并以自身德英中多语学习者为切入点,通过流利的英文表达,对中式英语广泛传播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阐述。问答环节,两位
  • 15
    2024-11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勇担新征程新使命,切实将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际行动,11月8日至9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带领教工党员赴威海开展“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11月8日,党员一行先后来到国家级海洋牧场——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和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参观学习,了解海洋牧场的建设历程、创新成果和发展成就,学习感受“科技兴海、以养兴渔”和深耕“蓝色粮仓”的生动实践。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大家学习了解了“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同志“潜心求学、扬名海外、毅然回国、功勋卓越、以身许国”的光辉一生。“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郭永怀同志用一生践行了“科学救国”“至诚报国”的初心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以敬仰的心情深刻感悟郭永怀诠释的崇高科学家精神,更增强了他们立德树人、科教兴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1月9日,全体党员来到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参观了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海军公所等地。跟随工作人员的引导,
  • 13
    2024-11
    【本站讯】近日,第三届“德语之星”全国高校德语演讲比赛在同济大学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吸引58所高校近200同学参加,经过多位专家评委的评选,学院德语系李思齐、杨璠、谭羽岑、赵雨琛等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脱颖而出,在初赛的大浪淘沙和决赛的精彩角逐后喜获全国三等奖,指导老师孙丽丽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本届“德语之星”德语演讲比赛以“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为框架性主题,倡导选手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基于真实大学生活和切身经历,讲述科技赋能下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功能需求、问题思考与未来展望;瞄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致力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为德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展示风采、交流互鉴的平台。我校参赛队伍的主题是《以科技领航——现代科技助力德语学习新纪元》(Vorsprung durch Technik. Mit moderner Technologie modern Deutsch lernen)。参赛同学从自身经历出发,生动讲述了数智时代背景下,运用网络媒介技术、人工智能学习工具和学校特色语言实验室助力德语学习的体验和思考,并以自信流利的德语口语和敏锐明晰的
  • 12
    2024-11
    【本站讯】11月7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行政班子届中调整宣布大会在学院N217会议室召开。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英语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戴淑妮主持。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宣读了职务任免的通知并对英语系领导班子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要牢记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二是要抓住机遇,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新征程上实现新发展和新跨越;三是要坚守岗位作贡献,凝心聚力共奋进,为英语学科和学院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院长于国栋对英语系领导班子的辛勤工作和所做贡献表示感谢,希望英语系领导班子开拓思路,拓展资源,主动求变;希望团结带领英语系全体教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传承发扬英语系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凝聚力量推动学院事业发展。李锋教授作为新任系主任表态发言,他感谢学院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认真履职尽责,发挥自身优势,与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随后,英语系召开工作研讨会,结合学院实际、学科现状和发展规划,开展了“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大讨论。通讯员
  • 12
    2024-11
    【本站讯】2024年11月13日下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第八次学术沙龙顺利举办,沙龙主题为“国家翻译研究新进展”。本次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高玉霞博士主持,学院教师与硕博研究生踊跃参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界》主编孙三军教授致辞,祝贺“国家翻译研究新进展”学术沙龙的召开。同时,孙教授对母校,对外国语学院尤其是翻译团队在任东升教授带领下开展的国家翻译实践研究表达了殷切期盼,并表示作为中国本土原创译学研究的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将能有所为,并将大有所为。博士生韩淑芹汇报题目为国家翻译实践之伦理探析,围绕“如何理解翻译伦理与译者伦理的差异”、“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对翻译伦理研究带来怎样的挑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国家翻译实践的翻译伦理如何拓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博士生周忠良以“国家翻译认同研究:回望与展望”为题,指出国内外研究内容和路向对比有深刻的向外性与向内性及政治文化动因。博士生焦琳汇报题目为“为国译”:初探,解读了“国家译”、“译国家”、“为国译”的研究侧重点,介绍了“为国译”的研究内容,指出应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服务。任东升教授、孙三军教授对上述研究
  • 11
    2024-11
    点击下载2024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国际论坛会议手册.pdf
  • 07
    2024-11
    讲座1: 2024年11月16日 08:15-09:15,外国语学院314Interactional Policies as Practices: Insights from Conversation AnalysisAbstract: While ‘policy’ is a familiar concept to social scientists who investigate contexts as diverse as medical visits, classrooms, and family dinnertime conversations, the focus in such research is often dedicated to what the interactional policy ‘is’ or ‘should be’ in a particular environment. In this talk, my aim is to illustrate that whata policy ‘i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ho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