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12日至15日,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应邀率团访问韩国高丽大学,深化两校在教育科研领域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12月13日上午,代表团首先访问了高丽大学政经学院。在会谈中,双方回顾了两校自朝鲜语“2+2”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落地以来的合作历程,就明年首批项目学生抵达韩国后的具体培养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于国栋表示,该项目是外国语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尝试,具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外国语学院构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意义重大。高丽大学政经学院院长具桥俊表示,愿意继续携手努力,努力把朝鲜语“2+2”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打造成为两校合作的典范。图一:代表团与高丽大学政经学院会谈 同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到访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参观了研究院的珍贵藏品和研究成果。双方学者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了未来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12月14日,代表团访问了高丽大学人文学院。双方回顾了学术交流协议的实施情况,对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认可和肯定,对进一步加强教师互访、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作了深入讨论
  • 18
    2024-12
    【本站讯】12月17日,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Dominik教授一行访问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刘泰、副院长陈颖教授、英语系副主任郎玥等参加会谈,会谈由陈颖主持。会上,Dominik教授介绍了伍斯特学院的基本情况、与中国高校合作的悠久历史,重点介绍了学生交流项目情况,表示希望与中国海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暑期学校、教师互访等交流合作。陈颖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对外合作交流历史,表示外国语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希望以学生交流为契机,逐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刘泰介绍了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情况,表示学校支持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支持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促进学生国际流动。会上,双方就建立合作关系达成意向。会前,院长于国栋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奕彤等会见了代表团一行。通讯员:梁泰铭审定:陈颖
  • 16
    2024-12
    【本站讯】2024年8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译学泰斗方梦之先生主编的《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创生的“国家翻译实践”“国家翻译学”“翻译制度化”“制度化翻译”“萃译”等5个核心术语被收录,而且“国家翻译学”被列为是21世纪初期我国译学研究具有代表性的6种学说之一。这标志着自2012年以来任东升教授、高玉霞博士等指向“国家翻译学”学科内涵和理论建构的努力得到译学界认可。 作为黄忠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成果之一,《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秉持“一字一句,当思作者心力;一词一条,恒念作者创造”的精神,对初版条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润色修改,并及时吸纳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创新成果,新增条目900条,其中国人的原创成果是重点收录对象。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任东升教授是第二版的主要修订人员之一。通讯员:高玉霞审定:任东升
  • 15
    2024-12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新征程新使命,12月14日至15日,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淑妮带队赴临沂开展“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党性教育活动,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骨干等19人参加学习活动。 12月14日,师生一行先后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参观学习。全体师生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参观学习孟良崮战役文献实物、图片、革命影像等资料,了解战役经过、烈士事迹以及全民支前的历史,真切感受革命先烈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师生深入学习大青山突围战中的英雄历史和战斗中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事迹,深刻体悟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结束之后,党员们来到英烈亭前,面对鲜红的党旗,共同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宣誓,表达了大家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以及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12月15日,师生先后到竹泉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参观学习。在风景秀美的竹泉村,师生深入了解从基础设施到生态保护、从乡村旅游到文化
  • 11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10日下午,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负责人刘伍颖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语言学‘二次革命’:围绕语言数据科学与技术的新文科探索与实践”的学术讲座。任东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陈颖副院长、李力副教授、郎玥副教授、李潇辰副教授、邓倩副教授、高玉霞博士、孙迎宾博士等教师及广大硕博研究生参与讲座。刘伍颖教授首先介绍了语言数据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他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人类语言数据生产力不断攀升,从语言学计算范式到数据密集范式的质变引发了语言学“二次革命”,即语言数据革命。这一革命的核心在于解决语言数据巨量化、分析工具计算化、研究方法客观化和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四化”难题。随后,刘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支撑“二次革命”的三大要素:算力、数据和算法。其中,语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了最活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他强调,以算力、数据和算法支持高水平科学研究,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产业应用,最终通过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创新成果推动“语言数据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当前语言学“二次革命”中的新思路。刘教授还
  • 11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10日下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第九次学术沙龙顺利举办,沙龙主题为“基于多语种语料库的涉海舆情监测”。本次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主持,高玉霞博士主讲,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负责人刘伍颖教授点评,陈颖副院长、郎玥副教授、李潇辰副教授、邓倩副教授、孙迎宾博士等教师及广大硕博研究生踊跃参与。高玉霞博士基于当前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深度和广度双重提升的迫切需求,深入剖析中国海洋大学所具备的多个平台优势,包括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语言大数据实验室、极地与海洋门户、外国语学院以及海洋发展研究院等,提出建立中国海洋大学涉海舆情监测平台的设想。刘伍颖教授对高玉霞博士的汇报做了细致点评,充分肯定区域国别视域下翻译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现实价值。任东升教授对本次沙龙做了详细总结,本次沙龙圆满结束。通讯员:王子涵审定:任东升
  • 10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学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范琳教授,应邀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选题及论证”的学术讲座。讲座在外国语学院N314教室举行,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主持,学院师生踊跃参与。范琳教授围绕“为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如何确定选题”以及“项目论证:标书分项剖析与示例”三个主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首先,范琳教授强调,申请国家社科基金不仅是学者学术晋升与科研考核的重要环节,更是获得国家认可与学术承认、提升科研素养的关键途径,此外,它还是对学术生涯进行阶段性自我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契机。她结合自己今年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语篇推理认知机制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从课题标题、理论框架、研究视角、方法论选择、语料与对象的设定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挑选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随后,范琳教授结合自己刚刚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老年人阅读推理认知老化机制研究”,对标书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逐项剖析。
  • 10
    2024-12
    【本站讯】近日,2024第十届“永旺1%俱乐部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复赛在北京举行。中国海洋大学选派的4名选手表现优异,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张楠获优秀奖(最高奖),日语笔译专业2023级硕士生刘翌婷、日语2021级本科生连玉婷、法语2021级本科生周钲涵获奖励奖,日语系教师金亚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大赛由公益财团法人永旺1%俱乐部主办,永旺集团协办,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中国日本友好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本次演讲比赛北京赛区设有最高奖项优秀奖十二名,奖励奖二十四名。优秀奖获得者将获得访日研学的机会。 此次大赛于2024年6月份启动,首次面向全国各大学在校学生,设置初赛、复赛、总决赛3个阶段,吸引了众多高校的热情参与。 线上初赛环节,经高校评审团专业评选,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共计34所大学的72名选手晋级,分赴广州、北京两个会场参加复赛。我校共有四名选手入选复赛。 复赛要求选手们以“为了地球环境,现在我们能做些什么(地球環境のために、今私たちにできること)”为题,在3分钟内完成命题演讲。此后还要在2分钟之内,即兴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我校四位选手
  • 10
    2024-12
    【本站讯】2024年12月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主办的“苏格兰与中国:文学与翻译的碰撞”国际研讨会在珠海成功举办。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任东升教授、博士生焦琳受邀参会并作发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海内外苏格兰文学与翻译领域的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共同探讨苏格兰与中国在文学与翻译领域的交流。出席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有北师港浸大John Corbett教授、澳门理工大学李丽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岚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吕洪灵教授、香港浸会大学Stuart Christie教授、北师港浸大Charles Lowe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秀青年学者。博士生焦琳在会上作了题为“Approaching Otherness: the Evolution of James Legge’s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的发言,详细阐述了苏格兰汉学家、翻译理雅各在19世纪中国经典著作英译领域的贡献,评估了其对西方读者接受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影响,并就该话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任东升教授作为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