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24-04
    【本站讯】2024年4月11日下午,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团队第五场学术沙龙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北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Naoko Taguchi主讲,题为“二语语用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L2 Pragmatics)”。本次沙龙聚焦二语语用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应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Taguchi教授对二语语用研究方法的理论框架进行全面梳理,涵盖研究主题、分析单位及研究方法等三个关键层面。她将研究主题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语用能力及其学习路径的探究、语用能力发展进程研究、学习者个体差异分析研究,以及语用学中的语境研究。在分析单位方面,Taguchi教授介绍了言语行为中的隐含义、程式语、互动能力、韵律等要素。就语用研究方法而言,Taguchi教授从语用产出、理解/感知和互动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其中语用产出主要涉及语篇补全测试、封闭式角色扮演和真实对话录音等;语用理解/感知侧重于通过多项选择、量表式问卷、访谈及口头报告等方法进行评估;而语用互动则通过开放式角色扮演、会话分析、自然互动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等方式研究实际互动中的语用。随后,Taguchi教授通
  • 01
    2024-04
    【本站讯】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鲁教高函〔2024〕11号),认定886门课程为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德语系教师齐冬冬、高磊、周奕珺负责的《德语语言学导论》入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全校共有30门课程入选。2020年,德语系语言学团队建设的国内德语界首门慕课《德语语言学导论》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团队积极探索基于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德语语言学导论》授课从内容和方法上做了全面的创新。该混合式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了教材和慕课的内容,涵盖了语言学的重要领域,并作了适当拓展。课程团队在多轮教学实践中制作了用于混合式教学完整的、系列化的课件,为每一章设计了课前思考题,提高学生课前深度学习质量;设计了充足的练习题,用于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讲练或课下的练习巩固;同时,尤其注重课堂活动形式的丰富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德语系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一流课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一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两门,分别为《德语语言学导论》(首批国家
  • 27
    2024-03
    【本站讯】3月2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系级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宣布大会在学院N217会议室召开。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新一届系级行政领导班子、教工党支部书记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道平宣读了关于外国语学院系级行政领导班子职务任免的通知。许玲玲代表学院党委对上一届系级行政领导班子在各个方面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达感谢,对新一届班子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凝心聚力谋发展,抓住时代机遇和挑战;三是要勤于学习强本领,自我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四是要顾全大局讲团结,凝聚力量推动学院事业发展。院长于国栋对新一届系级班子成员表达了期许:希望各系部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谋划学科发展,将教师归属感化为自觉行动的动力;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形成好的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上下功夫;要关注教师发展,整体提升教师教育水平与育人能力;要重视廉洁自律,守好工作底线,做对得起历史评判和学生评价的教育者。朝鲜语系主任李海英代表新一届系级班子发言,她感谢学校、学院党委的信任和肯定,并表示在未来工作中,将认真履职尽责、开拓创新,为学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随后
  • 21
    2024-03
    【本站讯】2024年3月19日上午,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文科重点研究团队年度第三场学术沙龙在外语楼N31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张慧博士主讲,题为“绿色中国形象的话语构建及海外传播优化研究”。陈士法教授、陈颖教授、团队青年骨干教师、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活动。张慧从读博期间的选题经历开始,结合自己入职后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的成功经历,分享了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发散研究的经验。张慧读博期间聚焦中美气候变化的新闻语篇,任教后结合学校特点及自身优势,研究重心逐渐转向了与海洋相关的新闻话语分析,并据此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申请山东省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张慧博士结合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又将关注点进一步扩大到绿色中国形象和海洋话语体系的建构和传播。在这里她解释道:“选择研究方向务必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因为我本人对政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时常关注国内外的新闻报道,故而才能想到将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与生态语言学进行结合,确定自己的课题方向”。随后,张慧对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绿色中国形象的话语构建及海外传播优化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课题拟遵循“问题驱动-理
  • 20
    2024-03
    【本站讯】2024年3月19日下午,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第二次主题学术沙龙在外语楼N217教室顺利举行,并同步开启线上会议,会议主题为“国家翻译研究新进展”。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高玉霞博士主持。北京科技大学赵秋荣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周忠良副教授、李佳悦博士及来自各大高校的在读博士、硕士共九十余人参与本次沙龙。周忠良副教授做了题为“清前期国家翻译参与‘中国’认同建构研究”的汇报,研究旨在还原译史、批驳谬论、丰富译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翻译学智慧。李佳悦博士汇报了“冷战”时期的美国译中国研究(1957-1990),研究基于国家翻译的两面性和三维性展开,充实国家翻译实践案例库,为国家翻译的学科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高玉霞博士汇报了“美国涉华输入型国家翻译实践研究(2017-2024)”,该研究着眼总体国家安全,采用跨学科视角,如翻译学、情报学、国家安全学等学科,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分析美国涉华输入性国家翻译应用对华影响及应对策略。任东升教授对每项研究汇报进行了详细点评,指出各个选题对当下国家治理的指导意义,为硕博研究生的选题打开新思路。北京科技大学赵秋荣老师对此次沙龙高度赞赏,指
  • 14
    2024-03
    【本站讯】2024年3月12日上午,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文科重点研究团队年度第二场学术沙龙在外语楼N31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博士生导师陈士法教授主讲,主题为“英汉双语心理词汇表征研究新进展”。杨连瑞教授、陈颖教授、团队青年骨干教师、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陈士法教授首先对心理词汇表征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包括英汉心理词汇表征内部结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三个方面。针对当前心理词汇的表征研究,陈教授指出其发展趋势受限于技术手段,对影响英汉双语心理词汇表征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未来研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预测影响英汉心理词汇表征的因素。陈教授从理论研究、实验论证和表征建模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除了传统的眼动和脑电技术,目前还可以使用跨学科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包括网络科学、计算模型以及量子理论等。另外,陈教授详细介绍了经典的The 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 (RHM)模型。为进一步诠释当前心理词汇表征的研究进展,陈士法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英汉双语心理词汇表征研究上取得的突破: 2020年发表在《外
  • 08
    2024-03
    为庆祝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外国语学院于3月7日下午在N511多功能学术厅举办了“流光溢彩,共绘璀璨之美”彩绘玻璃杯主题活动,党委书记许玲玲出席并向全体女教职工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在学习了彩绘步骤和方法后,老师们跃跃欲试,或按照既定的图案进行创作;或是打印了自己喜欢的图片,制作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特殊玻璃杯;或依照自家孩子的喜好,共同创作一份礼物。部分男老师也来到现场,为给自己的妻子爱人亲手制作一份礼物。老师们沉浸在创作的海洋中,精心描绘独属于自已的美丽芳华,在忙碌的科研教学工作之余,用色彩诠释情感,用画笔勾勒幸福。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据悉,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落实“幸福海大”工程,不断提升学院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潜心育人的工作中,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贡献力量。通讯员:杨帆
  • 07
    2024-03
    【本站讯】2024年3月5日上午,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文科重点研究团队本年度首场学术活动在外语楼N31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杨连瑞教授主讲,题为“中介语语言学学科建构的思考”。陈士法教授、陈颖教授、团队青年骨干教师、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杨连瑞教授首先对中介语语言学研究进行推本溯源,从中介语的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等多个层面建构中介语语言学研究的整体框架,深化中介语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启发大家结合当代二语习得研究,深入探索相关研究课题。然后,杨教授详细介绍了语言的界面研究,以句法-语义和句法-语用为例,指出开展多界面关联互动研究的必要性。杨教授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验,提出语料库特别是大型已建成的语料库是研究中介语的重要语料来源,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语言习得等跨学科视角,使用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中介语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杨教授特别指出,目前中介语语言学学科的理论化、系统性及中国化三方面均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总结好“中国经验”,结合中国社会文化、教育和环境等方面的
  • 27
    2024-02
    首四时,苏万汇,春归大地。2024年2月25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院召开大会,作新学期工作动员部署。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党委书记许玲玲主持。许玲玲传达了学校《教师思政与师德师风专项巡查报告》有关要求,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精神和相关生动案例,带领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专题学习。许玲玲强调,全院教师要牢记新时代教师队伍崇高使命,响应“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号召,坚定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勤学笃行,乐教爱生,为事业发展和国家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于国栋作动员讲话。于国栋结合学院新学期工作计划,就学院新学期各方面工作,特别是科研建设、教学工作作动员。于国栋指出,科研工作要锲而不舍,甘作冷板凳,希望学院各科研团队加强有组织科研,发扬优势补足短板;鼓励青年教师珍惜学术声誉,在项目申报、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国栋强调,教学工作是“良心活”,他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展示了在教学中加强思考并“乐在其中”。随后,陈士法、王道平、陈颖、王遥等就各自分管的工作作了相关部署。会上,开展了“开学第一课”专题学习,特别是就开展安全开学“第一课”活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