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2018-12
    【本站讯】2018年12月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鞠红梅为全体教职工党员上了一堂题为《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党课,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悉数到场。本次党课主要有四项内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成就、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高校师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高校师德存在问题的对策。鞠红梅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是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是,目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很多困境,如理想信念与客观现实的落差、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师德失范频发与社会舆论关注的矛盾等。部分教师有了师德失范的作为,出现了以教谋私、腐败现象。结合部分实例的分析,她强调,要做好育人工作,必须从学校、学院以及每位教师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教学氛围。抓好师风师德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还是
  • 06
    2018-12
    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日前公布,我院任东升教授指导的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班赵禾同学及其团队申报的“文化自译与文化他译比较研究”项目获得资助。该课题在国内外自译和他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自译”和“文化他译”两个概念并对其进行界定,结合国家翻译实践厘清、界定“文化自译”和“文化他译”,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案例的研究,利用翻译学、外交学、社会学、传播学的理论考察、比较、分析这两个概念在实际操作中的异同点、优缺点与结合点,最终提出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建设性观点和有助于当代文化翻译实践研究的创新性概念,并为解决当前“走出去”战略和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贡献策略。课题负责人在上海翻译发表《建国初期翻译制度化的确立与效应》一文并获得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老师任东升教授对该课题进行悉心指导,团队成员本团队年龄、学历构成合理,既有博士生又有研究生,分工协作合理,优势互补,在本课题前期研究中均做出突出成绩,理论素养雄厚,科研能力突出。
  • 03
    2018-12
    【本站讯】2018年12月1-2日,“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翻译》编辑部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研究》编辑部、《上海翻译》编辑部、《翻译界》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摘要60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硕士专业教指委主任、世界翻译协会副主席、《中国翻译》主编、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范大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上海翻译》执行主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傅敬民,青岛市政协副秘书长、青岛市诗词学会会长、三卷本《中华史诗》作者华文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建华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学院前院长、现东吴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上冠教授,澳门理工学院蒋骁华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翻译界》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马会娟教授,CSSCI期刊《外语研究》副主编、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杨淑华教授、中
  • 03
    2018-12
    【本站讯】12月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六讲在学院N217举办,讲坛邀请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外语研究》副主编杨淑华老师作题为《翻译西方浪漫主义》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徐德荣副教授主持,任东升教授、部分青年博士、研究生以及学院其他师生共同参加。讲座伊始,杨淑华老师讲述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定义和内涵,介绍了西方浪漫主义的早期译介活动,包括梁启超、林纾、苏曼殊、鲁迅、胡适、郭沫若等译介活动的主力译者,以及译介的主要作品和作家。之后,杨淑华老师通过阐述西方浪漫主义清末民初时期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回答了为何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精神内涵和创作风格上的关联以及与中国传统浪漫主义的关系等问题。最后,杨淑华老师总结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并与在座师生就讲座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讲座结束后,杨淑华老师向在座师生分享了期刊《外语研究》用稿的基本考虑,包括《外语研究》的投稿须知、学术定位、体例规范、选题与论述的注意事项等,并与在座师生共同讨论了目前翻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通过本次讲座,在座师生不仅了解到
  • 26
    2018-11
    【本站讯】2018年6月24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对外友好协会、日本国山口银行株式会社主办,山口银行青岛分行、青岛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第17届“山口银行杯”日语演讲比赛在青岛世园寒轩酒店举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12所驻青高校的38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分为大学生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高年级组采取即兴演讲的形式,低年级组采取命题演讲和自由问答的形式。经过激烈角逐,我校2014级日语专业李佳琦和刘书缘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大学生高年级组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低年级组2016级日语专业鲁浩楠和刘今两位选手同样表现出色,以团体第一名的傲人战绩顺利进入团体决赛。2018年11月17日,第17届“山口银行杯”日语演讲比赛大学生团体组决赛暨颁奖仪式在青岛市府新大厦会议中心举行。外国语学院2016级日语专业刘今、张凯明两位选手发挥稳定,经过命题演讲、现场提问和知识问答三个环节的激烈竞争,以遥遥领先的总成绩斩获团体组第一名的桂冠。“山口银行杯”日语演讲比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增进中日友谊,培养和选拔日语人才,是目前青岛地区影响最大、参赛高校和人数最多的日语演讲比赛。我校选手在强手如云的赛场上的出色表
  • 26
    2018-11
    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年会在南京工业大学召开,我院德语系王京平教授和齐冬冬副主任参加了年会,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德语慕课——自主学习新模式探索”的专题报告。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数字化时代的德语教学: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来自全国109所高校的德语专业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参加了会议,围绕大会议题进行了讨论。在会上,王京平教授和齐冬冬博士向大家介绍了慕课的特点、优势、制作及慕课教学的实施方法,汇报了探索慕课与面授课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做法和认识,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由王京平教授牵头建设的“德语语言学导论”慕课是我国高校德语届的第一门慕课,也是我院建设的第一门慕课,是德语专业综合改革的重点建设项目。该慕课始建于2017年9月,团队成员有齐冬冬博士和高磊老师。经过一年的建设,慕课于2018年9月正式在智慧树平台上线,11月也由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推出。课程上线后,德语系开始实践慕课与面授课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育理念。与会代表对我院在慕课建设上的投入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
  • 23
    2018-11
    【本站讯】11月17日上午,由大韩民国驻青岛总领事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1世宗学堂共同主办的2018年山东省大学生韩国语话剧大赛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乐海堂拉开帷幕。大韩民国驻青岛总领事朴镇雄,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杨连瑞院长出席开幕式。吴强明校长助理在讲话中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朝鲜语学科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学校成立韩国研究中心,先后引进了“世宗学堂”和“海外韩国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去年又成功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与韩国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多所科教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具有丰硕成果的合作项目。作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人文交流源远流长。2018年是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山东省作为中韩交流的桥头堡,在促进两国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朴镇雄总领事表示,中韩两国是相互依存的好邻居,也是共同发展的重要伙伴,在过去几千年的友好交流历史中,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人员、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引领未来中韩两国交流与合作最重
  • 16
    2018-11
    11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2015级学生沙绿荫、胡嘉烨同学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参赛,最终从4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胡嘉烨同学个人荣获大赛唯一的“最佳女辩手”称号。该赛事通过辩论的形式,检验选手在辩论中的思辨力与表达力,对德语语音语调和修辞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参赛队伍的团队精神与整体仪态进行考量。中国海洋大学两位参赛选手在外籍教师GunnarKlatt的指导以及陪练同学的配合下,在赛前为辩论赛作了充分准备,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出了专业水平。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辩论赛每年由不同高校承办,是全国高校德语教育界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国家级赛事。今年有来自48所设有德语专业的高校派代表队参赛,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5所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专业外语院校多所。中国海洋大学德语专业2016年开始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以“培养一流的本科生”为建设目标,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
  • 09
    2018-11
    【本站讯】2018年11月6日下午,BrighamYoungUniversity(BYU)项目中国区负责AlanMalan和KimMalan一行访问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慧敏、院长助理姜春洁、英语系副主任李旭奎、大外部副主任李修江及国际处相关负责的老师接待了来访客人,双方就BYU对我校英语外教的推荐及派送工作进行了会谈。姜春洁首先对AlanMalan和KimMalan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对BYU项目在过去几年里选派高质量的外教来海大任教表示赞赏,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并希望BYU能选派更多更好的外教来海大任教。AlanMalan和KimMalan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BYU项目及外教派送体系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BYU项目在中国高校的合作情况及面临的挑战,感谢海大对BYU项目的支持和对BYU教师的帮助关怀,并表示将继续选派高质量的外教来海大工作,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国际化交流与外事合作。会议由李修江主持,英语系、大外部相关负责外事事务的老师参与了讨论。(通讯员:潘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