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2020-07
    【本站讯】7月3日上午,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生导师Naoko Taguchi 教授做了题为 “Teaching Pragmatics: Current Trends and Practice” 的线上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任伟教授主持。讲座采用ZOOM会议平台,并在bilibili视频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国内外参会者4400余名。 本次讲座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Taguchi教授通过一个对话实例简要说明了什么是语用学及其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随后,Taguchi教授引入二语语用学,并对比分析Kasper Dahl (1991)和Taguchi Roever (2017)对二语语用学的界定。分析结果显示,二语语用学研究呈现两大发展趋势。其一,研究焦点不仅仅是言语行为,还包括会话含义理解、幽默、讽刺、套语、话语标记语及互动能力等。其二,研究范围不仅限于语用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的使用及使用能力。 在讲座第二部分,Taguchi教授整合了不同学者对语用能力这一构念的阐释,认为语用能力涉及使用者对语言形式-语言功能-使用语
  • 13
    2020-07
    【本站讯】2020年7月3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2018级博士生开题论证会以线上形式进行。参加论证会的答辩委员会委员有: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锦芬教授、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张文忠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士法教授和指导导师杨连瑞教授。论证会分别由徐锦芬教授、张文忠教授和王立非教授担任三位博士生的答辩委员会主席,陈颖副教授和魏银霞博士担任答辩秘书。 会上,博士生徐亚妮、杨向梅和秦玉清分别对《中国二语课堂同伴互动思辨能力研究》《中国学者国际发表的源文借用能力研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语用标记语发展研究》进行了选题汇报,简要概述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和研究意义等。 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选题汇报,从论文题目、研究设计、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的修改意见和中肯的指导性建议,并围绕开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针对徐亚妮的开题汇报,与会专家认为论文题目未能凸显研究重点;徐锦芬教授还指出研究切入点可从思辨性话语看思辨能力,将研
  • 10
    2020-07
    【本站讯】7月1日晚,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David Balota做了主题为“Megastudies, Lexicon Projects, and Big Data in Language Processing”的云端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士法教授主持。讲座采用线上形式,通过ZOOM会议进行,同时在bilibili视频网站同步直播,共吸引了国内外参会者3000余名。 Balota教授首先回顾了运用大数据研究词汇表征以及加工的发展历史。二十年前,有关于词汇表征的数据研究绝大多都是利用词汇判断和快速命名等实验任务,控制相关影响因素,采集20人左右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隐喻模型(metaphorical model)来展示相关因素对于词汇表征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Coltheart提出的双通道模型以及Morton提出的单词产生器模型。其中双通道模型影响深远,可以解释词汇识别中的多种主效应,被引率高达4000余次。 近年来,有关于词汇识别的计算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得到快速发展,如Seid
  • 08
    2020-07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本站讯】7月8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崂山校区体育馆举行。148名硕士研究生、244名本科生在学校、学院老师的期望与嘱托中,走出校园,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党委书记田辉出席学院毕业典礼并为毕业生拨穗正冠 校党委书记田辉,院党委书记鞠红梅,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院长杨连瑞及学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出席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毕业典礼,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道平主持授位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鞠红梅宣读《关于表彰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毕业典礼在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鞠红梅宣读《关于表彰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副院长陈士法宣读《关于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决定》。院长杨连瑞致辞向毕业生致辞 在热烈的掌声中,院长杨连瑞致辞。他说,疫情为大家直接提供了鲜活的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社会教科书,并与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们分享两点思考。一是希望大家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提升为人与治学:加强品德与人格的修养,追求至善;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追求至真。二是希望大家能秉持外语人的性格,面向世
  • 04
    2020-07
    【本站讯】6月2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Brent Wolter教授做了题为“Using L2 collocations productivel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L1 transfer and lexical semantics”的线上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二语习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蔡金亭教授主持。讲座采用ZOOM会议平台,同时在bilibili视频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国内外6000余名参会者。 Wolter教授首先从基本概念出发,详细说明了搭配、搭配一致性与非一致性、搭配频率与互信息量(Mutual Information,简称MI)等指标,论述了搭配对增强二语学习者语感、提高语言流利度和准确度的重要性。随后,Wolter教授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他认为,虽然较多研究从接受性知识的层面关注搭配,但是搭配的产出性使用更为困难,学习者需要面临从抽象概念到具体表达转化的多重挑战。使用搭配时,二语学习者通常采用三类策略:(1)理想状态下,直接使用已知搭配,(2)将一语搭配迁移至二语表达,(3
  • 03
    2020-07
    【本站讯】6月6日-27日的每周六上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福雷斯诺分校人文艺术学院英语系终身教授、美国大学写作交流学协会常务理事、美国修辞写作学史女性主义学者联合会理事王渤教授组织了英语学术写作教学系列工作坊。工作坊利用Zoom平台,共分四次进行。王渤教授对英语学术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细致介绍和示范,具体包括课程设计、课堂互动、课程评价以及学术写作四个主题。 第一次工作坊聚焦课程设计。王渤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外学界对修辞这一概念的范围界定,并解释了写作与修辞的关系。随后,通过对国外写作理论发展历史的简要梳理,王教授明确指出了本次工作坊的两个基本理念——“写作是过程(writing as a process)”与“写作即修辞(writing as rhetoric)”。以这两个理念为指导,王教授分享给参加工作坊的教师们一系列实用教学资料,其中包括美国高校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等。王教授首先给教师们一定的时间阅读相关教学材料,随后就其中的要点与教师们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和讨论。最后,王渤教授建议课程设计应当以课程的终极目标作为出发点,反推到课程设计的起点以及整个过程,以保证课
  • 01
    2020-07
    【本站讯】2020年6月29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聂珍钊教授做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张小玲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及兄弟院校多名师生等300人参加。讲座还在哔哩哔哩平台同步直播,参会人数共计4000多人次。 聂珍钊教授将文学伦理学批评定义为一种解决具体文学问题的方法论,并对其进行了哲学和美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尝试。 首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哲学跨学科研究中,聂珍钊教授以一个经典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切入了话题。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聂珍钊教授通过对鸡与蛋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进行分析,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廓清鸡与蛋的关系:先对鸡的伦理身份进行确认,再对蛋的伦理身份进行确认,再分别对鸡与蛋进行身份定义,再根据孵化验证,因此,答案是先有蛋。在文学伦理学批评领域,惟有先确认了蛋的伦理身份,才能确认鸡的伦理身份。 其次,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美学跨学科研究中,聂珍钊教授从美学的根本问题——美及审美的定义问题入手,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文学的根本问题: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审美还是教诲。在文学伦理学批评领域,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聂珍钊教授从审
  • 30
    2020-06
    【本站讯】2020年6月28日晚,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翻译学博士开题报告会于线上举行。开题报告会由开题答辩委员会主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主持,并邀请答辩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胡翠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贺爱军教授、徐德荣教授及指导导师任东升教授作为专家指导开题。 参加开题论证会的同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博士生曲畅。会上,其分别从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案、研究意义等方面作了简要陈述。在听取汇报之后,与会专家组成员先后从论文题目、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围绕开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最后,专家组肯定了选题《“美国”译名史话语实践研究》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计划,要求博士生与专家们保持密切联系,结合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开题报告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在导师的指导下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通讯员:外国语学院
  • 30
    2020-06
    【本站讯】2020年6月23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应用语言学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Anna Siyanova-Chanturia做了主题为“On the importance of multi-word expression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的线上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锦芬教授主持。讲座采用ZOOM会议平台,同时在bilibili视频网站同步直播,共吸引国内外参会者五千余名。 Siyanova博士从三个主要方面详细介绍了Multi-Word Expressions(多字词表达,下文简称MWEs)的相关研究。首先,Siyanova博士明确界定了MWEs的概念和分类,并具体解释了其高频性、熟悉度高、可预测性、相对固定及内部成分发音减省等特点。她特别指出,MWEs的高频性与高熟悉度并非完全对应,尽管部分MWEs的熟悉度高,但在语言交际中的出现频率却很低。同时,MWEs研究还呈现出跨学科特点,常见于语料库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及语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