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2022-06
    【本站讯】6月16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崂山校区体育馆举行。3名博士研究生、157名硕士研究生、208名本科生在学校、学院老师的期望与嘱托中,走出校园,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剑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院长杨连瑞及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出席典礼和仪式。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主持毕业典礼,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道平主持授位仪式。下午2时,毕业典礼在庄重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副院长任东升宣读《关于表彰2022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副院长滕梅宣读《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的决定》。陈世法副院长主持毕业典礼任东升副院长宣读决定滕梅副院长宣读决定在热烈的掌声中,院长杨连瑞作题为《青春正当时,一起向未来》的致辞,他说到,正是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命运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推动了学院学科和专业飞速发展,现在为止,学院5个本科专业均已100%入选国家(英语、朝鲜语、日语)和省(法语、德语)一流专业。他向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们分享3点思考。一是希望大家把优秀变成一生的习惯,面
  • 15
    2022-06
    【本站讯】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语专业、德语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达到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等五个本科专业全部进入高层次专业建设名单,实现了一流专业100%全覆盖。建设等级专业入选时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2019朝鲜语2020日语2021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语2021德语2021国语学院一直将专业建设作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首要任务,并且将培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高级外语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发挥外国语言一级学科博士点优势,贯彻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讯员:段雪淼
  • 26
    2022-05
    【本站讯】近日,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国际韩国学科研项目立项名单,由中国海洋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申报的“作为研究方法的东亚,作为实践课题的韩国学:中国韩国学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推广”,经全球众多高校的激烈竞争,成功获批海外韩国学重大项目“SIKS(Strategic Research in Korean Studies)”。这是我校连续第三次获得该项目资助,也是韩国教育部自2006年启动该项目以来首批次第三阶段资助,体现了对我中心该项领域工作的高度认可。此次第三阶段研究期限为5年,资助总额为7.25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00万元。至此,韩国研究中心通过SIKS项目三个阶段共获批研究资助18.55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044万元,是学校文科海外重大科研项目领域的标志性成果。SIKS项目是韩国教育部为推动韩国以外地区韩国学教育、科研的高质量发展而策划的国家级全球招标项目,每年从全世界范围内遴选在韩国学教研方面根基扎实、表现优异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资助,是世界韩国学学界影响最重大的项目之一。该项目自2006年启动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
  • 20
    2022-05
    【本站讯】2022年度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协调机制”课题招标结果公布,任东升教授主持申报的“算法时代的国家翻译话语对外传播能力构建研究”中标一般项目,资助额度5万元。团队成员包括滕梅教授、贺爱军教授和高玉霞、周忠良、刘梦杰三位博士生。这是继任东升教授主持完成中国外文局2018年度重大项目《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编号2017TSB1)和2020年度一般项目《民族复兴背景下国家翻译实践学科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CATL04)后获得的第三个中国外文局项目。共有30所高校、科研机构中标本年度中国外文局的重点项目(10项)、和一般项目(20项)。我院翻译学团队的国家翻译实践研究近年呈现可喜发展势头,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翻译话语是经由国家翻译形成的或为国家所用的以译文形态呈现的话语体系。国家翻译话语的对外传播有助于国家进行“中国性”知识生产,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话语权和强化国际治理事权。在算法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新闻叙事模式的背景下,课题研究算法时代的国家翻译话语对外传播课题,对于解明中国特色话语的域外译介与接受路径与机制,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18
    2022-05
    【本站讯】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我院共有2位教师喜获立项。近日,王京平教授主持的《颐和园》德译项目、滕梅教授主持的《国家主导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独龙江实践》英译项目分别举办线上开题答辩会。两个项目的主持人介绍了项目的规划安排、翻译团队的分工、翻译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以及该书对外译介的重要意义、经费预算等内容;评审专家组首先对项目立项的重要意义给予高度肯定,同时认为译前准备充分,翻译样章呈现的译文优美流畅,既忠实传达了原著思想,又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对于译著的出版与后期宣传推广各位专家也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近年来,在文科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的科学领导下,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推进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召开选题论证会进行反复论证,邀请外语学科权威专家对项目选题依据和论证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调动了学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效提升了课题申报质量。近三年,共获批8项,体现了我院科研实力的稳步提升和强大的科研储备。立项信息如下: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项目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序号成果名称项目主持人项目
  • 11
    2022-05
    【本站讯】2022年5月,中国国家级英文画报《中国画报》(China Pictorial)就中国儿童文学外译,对我校徐德荣教授进行了深度专访。创刊于1951年的《中国画报》,立足于呈现鲜活、多姿的当代中国文化图景,其对徐教授的专访进一步凸显了我校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表明我校人文社科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访谈中,徐德荣教授以中国儿童文学外译为中心,对其价值、现状以及路径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徐教授认为,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并以独到的方法深入地挖掘人性的特质,对读者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外译作品应像种子一样扎根于国外读者的心中,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中国的情感纽带,从而促进民心相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徐教授进而指出了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的窘迫局面:一方面,中国儿童文学外译数量可观,但影响甚微;另一方面,国外读者对中国历史存在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儿童文学外译的选材。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的有效路径,徐教授希望更多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以及研究者参与到中国儿童文学的外译过程中,以让国外儿童从中国儿童文学中获得持久的乐趣,也让世界认识更加全面、
  • 10
    2022-05
    【本站讯】第二届中韩大学生演讲大赛山东赛区评审结果5月9日发布,我院朝鲜语系吴晓桐同学荣获一等奖。这是继2021年我院苏思洋同学荣获山东省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第二名后的又一佳绩。竞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韩国友好协会、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主办,山东省对外友好协会及省内有关高校承办是国内极具代表性的中韩演讲比赛之一。由于疫情原因,此次比赛采取线上模式进行,选手录制参赛视频交由评委评审。本次比赛分为韩语组与汉语组进行,共有来自山东省内13所高校的20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各组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吴晓桐同学以总分91.3的成绩荣获山东省赛区韩语组一等奖,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大赛将演讲主题命为“为什么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吴晓桐同学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切入,谈及亚洲在历史上的发展、目前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以及对中韩两国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延续友好关系的思考与感悟。并将中韩两国比作春日里的花与叶,抒发了中韩关系更进一步的美好祝愿。吴晓桐同学本次大赛为朝鲜语系大学生搭建了一个锻炼韩语表达能力的平台,并全面考查了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历史、
  • 06
    2022-05
    【本站讯】2022年5月5日下午,文学翻译家、散文家、中国海洋大学林少华教授莅临外国语学院511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题为“审美忠实与『捧金魚』——我的翻译观•村上的翻译观”的学术讲座。林教授尤以翻译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为大众熟悉。从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仅译村上文字已达20年之久,共翻译了村上38部作品。其译作以美典雅的文字和对日本文学作品气氛的出色把握而广为人知。林少华教授是村上文学翻译和研究的拓荒者、先行者,是中国大陆有效译介村上文学第一人。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同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网络直播,线上线下观众累计多达三百余人。首先,任东升老师对林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林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讲座伊始,林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其与村上春树的作品之间妙不可言的缘分。随后,他以村上春树在年轻人群体间受欢迎的原因为切入,探讨文学翻译应注重的三个方面。一、语感与美感之间,语感决定美感;二、母语与外语之间,外语受制于母语;三、精准与漂亮之间,漂亮也是一种精准。除此之外,林教授还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以实现文学翻译之美。此外,林老师分享了其坚持至今的良好阅读习惯,
  • 14
    2022-03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获奖名单的通知》(鲁教高字[2022]1号),我院申报的“基于价值引领的外语学科‘五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主要完成人:杨连瑞、陈士法、任东升、陈颖、曲金良、黄友义)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教改项目“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本成果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关注系统内部要素交互联系和普遍性,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价值引领,注重内部挖潜和平台建设,理性破解本学科长期发展的理念误区,践行外语学科的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构建并实施了学科与国家战略协同、团队与国际师资协同、课题与优质课程协同、成果与社会需求协同、过程与培养结果协同的“五协同”高水平创新型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硕士—博士贯通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群体培养质量。在成果检验期内,学院顺利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和博士生培养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全国外语学科发展由弱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