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选民教授做客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系列讲座之第八讲 —— 集体文化记忆与世界文学经典形成

发布者:王冠亚发布时间:2020-10-26浏览次数:478

【本站讯】2020年10月22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讲坛2020年第26讲暨“2020年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第8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以“集体文化记忆与世界文学经典形成”为题,与海大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学术观点。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

首先罗选民教授对比了2016年世界上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而举办的各种纪念活动,其中以莎士比亚的纪念活动最为声势浩大,这也与莎翁作品在世界上的影响相匹配的。相比之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纪念汤显祖的活动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远不及莎翁。罗教授认为,汤显祖的世界影响远远不如堂吉诃德和莎翁的原因在于汤显祖的作品没有像莎翁作品一样构建起世界性的集体文化记忆。

其次罗教授对“集体文化记忆”进行了定义。“文化记忆”概念由德国学者阿斯曼夫妇于20世纪末提出;而在这之前,也有学者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交往记忆”的概念。所谓交往记忆是以个人生平为框架的历史经验,通过日常生活的互动产生,以个体记忆为媒介,没有特定的载体,形式比较模糊。文化记忆则是在群体中,通过反复运用一系列的符号特征、媒体传播、机构运作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从而构建的具有传播功效并为群体成员所共享的集体的记忆。罗教授认为:个体记忆属于群体记忆的一部分,个体记忆组成了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又影响了个体记忆。集体文化记忆催生了世界文学经典,世界文学经典又会反过来加深集体文化记忆;而文化记忆是建立在经典上的,经典建立在阐释上,阐释又建立在理论的循环上,从而催生了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这种集体文化记忆又在各种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文本、理论的互动中发酵,在不同时空的翻译中不断重生。

再次罗教授认为,翻译是使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首要选项,翻译是一部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有效途径。从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译本不仅仅是原文本的变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对话,是文本在另一种语言中的移植和重生。文学作品正是通过不断的阐释和翻译而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罗教授认为集体文化与世界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后罗教授举了《哈姆雷特》和《鲁拜集》的例子,论证这两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它通过不断地翻译或者改编成为了世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这种集体记忆又反作用作品本身,使其更具有“经典”意义。

最后罗教授提出要形成集体文化记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在写作和翻译的层面,要讲好中国故事;2)在理论导向层面,要有自己组织的学术活动,争取平等的学术话语权,在国际上形成良好的导向;3)在文化传播层面,要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声,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活动。在讲座的最后罗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集体文化记忆与世界文学翻译经典的形成密不可分,是世界文学得以建立的基础。以《哈姆雷特》《鲁拜集》的分析可知,集体文化记忆的发生与运动,催生了世界文学的翻译经典或翻译的世界文学经典。中国的翻译活动基本上停留在个体文化记忆之上,在异文化传播方面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故无法在传播的速度、强度和接受度方面取得好的效果。要想让中国的文学作品得到世界性的广泛的传播,就必须建立中国文学的集体文化记忆,这是我们需要加强和努力的方向。

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同学们就作品经典化过程、集体内容选择以及译介效果提出了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罗教授做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英语系主任贺爱军教授、英语系徐德荣教授,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校外学者和同行专家近300人于线上会议室参加了本次讲座。

通讯员: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