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25年5月14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前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德语分会委员王京平教授应邀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师生带来题为“翻译硕士毕业实践报告撰写:问题聚焦与学术规范”的专题讲座,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指导教师参加学习交流。
讲座伊始,王京平教授围绕翻译硕士(MTI)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常见问题及改进路径进行了系统讲解。她首先明确区分了学术论文与翻译实践报告的本质差异,指出翻译实践报告应以翻译任务为中心,重在展现译者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强调过程性与实用性,而非机械套用翻译理论。
在分析当前学生报告撰写中的常见误区时,王教授指出,理论与案例分析脱节、案例分析角度单一、案例种类不均、引用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她强调,翻译实践报告必须紧扣翻译任务展开,案例分析应投入充分篇幅,具备代表性和针对性,避免随意改动原文,确保分析深度与学术规范并重。
在具体写作建议方面,王教授结合实例,分享了如何科学制定翻译策略、合理分配各部分篇幅、准确标注原文出处,并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围绕翻译任务展开系统的案例分析。她提醒同学们,不应先套用理论,而应从翻译文本出发,识别并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理论辅助解释,使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翻译实践。
互动环节,师生围绕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文献型与工具型翻译策略及语言转换分析的必要性等问题踊跃提问。王京平教授耐心解答,并指出,案例分析中理论应服务于翻译任务,不可脱离实际翻译情境。报告应避免千篇一律,注重突出个人特色,展现译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讲座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帮助同学们厘清了翻译硕士毕业实践报告写作的思路与规范,也提升了大家对翻译学术规范与实践标准的理解。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以本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翻译实践能力和学术素养。
通讯员:郭彦孜、兰雨嫣
审核:孙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