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2019年第一讲举办

发布者:贾腾飞发布时间:2019-03-18浏览次数:222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2019年第一讲举办

——刘秀玉教授作题为《英国戏剧现代性演进的四个美学维度》的学术讲座

【本站讯】3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一讲在学院N217举行。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文学博士刘秀玉教授作题为《英国戏剧现代性演进的四个美学维度》的学术讲座,学院英语系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秀玉结合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对“现代性”一词做了解释说明,即“只有在一种特定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她从现代性视角将英国戏剧现代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6世纪英国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英国戏剧现代性开始发端;二是17世纪至19世纪,清教徒的上台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也意味着英国戏剧现代性的消沉;三是19世纪末期至1945年,奥斯卡·王尔德以及萧伯纳两位戏剧大师带来了英国戏剧现代性的复苏;四是1945年至20世纪中后期,英国戏剧现代性最终确立,其特点表现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交织。

随后,刘秀月介绍了英国戏剧现代化进程的四个美学维度,即复杂性、大众化、多元性及同一性这四个特征。英国戏剧现代性生成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时间的迁延性,空间的断裂性以及多因的纠葛性上;大众化则表现为创作主客体的大众化以及平民剧院的兴起与剧院大众化的转型;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则体现在英国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多样性、现实主义戏剧的多样性、非主流戏剧的多样性以及戏剧理论、戏剧表演的不断创新;英国戏剧现代性审美诉求的同一性则表现在其现实关照标举人文主义理想,其文体追求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以及民族叙事凸现主体意识。


在讲座的现场提问环节中,刘秀玉耐心解答在座同学的提问,并针对英国戏剧现代性演进美学维度的研究提出了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本次学术讲座不仅让在座师生对英国戏剧现代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拓展了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为其把握这一“行进中的命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参加讲座的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文:贾腾飞 魏启迪

图:郑运仪